第481章 杨辰的方案-《签到三年,我神豪的身份被曝光了》


    第(3/3)页

    杨辰和李智恩的新公司成立之后,十年之内可能都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可。

    这期间的销量肯定不会很好,很可能一年也就卖几万辆车。

    如果这么计算,前十年之内新公司可能一直巨亏,那就没必要做下去了。

    “那杨先生觉得金额定位多少才合适?”

    “对,你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对比一下看看差距有多少。”

    ……

    杨辰:“我有两个方案。第一,每年保底采购5亿米金的专利技术。第二,我们意思性地交给线代汽车集团1亿米金使用费,线代汽车集团要把所有技术给我们使用,我们每生产一辆车,可以给线代汽车集团提成净利润的25%。各位觉得意下如何?”

    每年五亿米金的保底采购额,这跟股东们期望的十亿米金差距太大了,大家不太愿意。

    第二种方案,每年给1亿米金使用费,然后每生产一辆汽车就给净利润的25%抽成。

    假设一辆车卖10万米金,一年卖10万辆,净利润率按照25%计算,每年的净利润就是2.5亿米金。

    线代汽车集团抽成净利润的25%,那就是6250万米金。

    显然,这跟股东们心理期望差距太大了,还不如第一种方案呢。

    但是这一种方案有一条比较好,那就是可以期待杨辰和李智恩的新公司将来发展好了,可以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强新能源汽车品牌。

    若是能年销售量达到50万量,线代汽车能抽成的净利润可就多了。

    所以,这两个选择就很难选,股东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