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商业化让文学要素愈加稀薄-《血酬兄弟会》


    第(3/3)页

    李金诚(化名)是个老书迷,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成了他打发上下班时间的最主要方式。

    “网络小说看得多了,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雷同的情节。而且现在写手越来越多,一个题材火了,比如说官场小说,很多写手就一窝蜂地都去写官场,其实真正写得好的很少。”李金诚对网络文学的质量并不太满意。

    白烨指出,不仅仅是同质化问题,网络文学广受诟病的还有诸如低俗、篇幅过长等问题。这些,都与目前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

    据了解,在大部分网络文学网站,作品刚刚发布时均称之为公共章节,供用户免费阅读,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向订阅用户收取每千字2—5分钱,网站则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与作者分享利益。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写作的速度和长度就直接关系到作者和网站的收入,求快求多就成了大多数网络写手优先考虑的因素。

    这就导致了作品越写越长,100万字往往只是起步,颇具人气的《凡人修仙传》字数为700多万字,《官仙》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00多万字,而且目前仍在连载中。

    订阅用户数量也在影响着作者们的写作。为了能吸引更多读者,在故事情节上打“**”“暴力”的擦边球,成了一些网络作者吸引眼球的不二法门。这一点也确实迎合了一部分读者的喜好。李金诚就坦承,在刚开始看网络小说时,这些情节对他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有专家指出,这种商业模式的确让网络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类型化生产,但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值得深思。

    白烨认为,过度的商业化让文学的要素越来越稀薄,资本成为了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主导力量,从整体和长远看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发展。“这是一个市场自发选择的过程,读者对过多同类型的作品也会产生审美疲劳,真正受到追捧的作品还是创意好、文笔好的作品。”刘英表示,“应该多给网络文学一点时间。”

    白烨建议,应该加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沟通交流,成立全国性的网络作家协会,这样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如网络作家培训班、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网络作家创作水平的提高。

    http://renwu.people.com.cn/n/2014/0221/c357069-24425113.html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