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言,刘备惊讶道:“子初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为何某没有听子煦说过?” 自校事府建立以来,便成为了刘备的耳目。 特别是进入徐州之后,林夕便命校事府将士散开,分成几十股小队,四处探查徐州的局势,各地的盗匪情况。 所以别看刘备整天待在郯县,一旦徐州有任何动向,他绝对会第一时间知道。 如今的校事府,已经成为刘备麾下不可或缺的秘密机构。 最重要的是,这一支关键的力量掌握在林夕手中,刘备也比较放心。 林朝苦笑道:“玄德公,朝也是今日上午刚刚收到的消息,特来请玄德公决断。” 泰山贼为祸已久,今年入冬后又有动作,这点刘备自然清楚。可泰山郡是兖州地界,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也不好有动作。 但他万万没想到,泰山贼祸害泰山还不够,居然敢流入琅琊郡。 这如何能忍? 刘备大怒道:“决断,还决断什么,打就是了!琅琊乃某治下州郡,某岂能坐视百姓受这些贼子凌辱,明日某便发兵琅琊,亲手歼灭这群贼子!” 近两年来,刘备的成长之路一帆风顺,向来都是他进攻别人,此时听到泰山贼入寇琅琊,哪里还忍得住,当下就要出兵攻打。 “玄德公息怒,息怒。” 林朝却露出了笑容,开口劝道。 “打是自然要打的,只是如何打,打到什么程度,还需斟酌。” 刘备说道:“自然是剿灭这群贼子,还琅琊一个清净。” 一说到打仗,一旁的荀攸马上开口道:“主公,子初的意思是,出兵平贼不是难事。只是若泰山贼知道主公派大军征剿,又缩回了泰山,这该如何是好?” “若主公退兵之后,这些贼子再度入寇琅琊,又该怎么办。” “这……” 听了荀攸的话,刘备不由瞪大了眼睛,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泰山属于兖州地界,若泰山贼缩了回去,他自然不能越界攻打过去。 可要是不攻打过去,等大军退去后,泰山贼绝对会去而复返。几番反复下来,刘备的大军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士气跌落,徒耗钱粮。 刘备是没了办法,但他最大的好处便是虚心纳谏,当即对荀攸笑道: “那公达以为,该如何对付这群贼子?” 荀攸想了想,便开口道:“主公,以攸之见,要么一战而定,要么只能兵发泰山,才能彻底消灭泰贼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