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政令不出门(四)-《官路医武高手》


    第(2/3)页

    紫微通讯项目的运作机制,不是有限责任公司,而是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省发改委批准,紫微集团在安平公开发行股票,安平的公务员出于对陈青云的信任,购买紫微通讯股票的积极性,可用空前高涨来形容。

    现在的班子成员与各部门的负责人,就是当时购买紫微通讯股票最多的群体。

    除了安平的公务员,泉湖市与省委、省政府也有很多领导购买了紫微通讯的股票。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紫微通讯稳稳地占据行业老大的地位,每年用来分红的利润,平均每年不下于五亿,去年最多,分红的利润达到二十亿。

    也就是说,安平的公务员从紫微通讯获得的红利,远比他们的工资收入高很多。

    难怪陈青云离开安平这么多年,仍然在安平人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威信,陈儒悲哀地想:自己怎么这样倒霉,遇到陈青云这么强大的对手。

    有了这样的解释,陈儒完全能够想到,假如自己有这么好的收入,也许不会考虑利用职务去捞什么灰色收入。

    这个问题再不着继续探讨,可陈儒心中还有一个疑团:安平市政府在经济运作方面,好像积极性并不高。换句话说,市政府除了依法监管,不怎么考虑发展经济。

    陈儒的话,触动了王少峰心底深处的东西,慢慢向陈儒讲述安平人在观念上转变的过程。

    在计划经济时期,整个华夏就好像是一个生产队,什么事情都包圆包扁。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生产、销售、人事任命等,政府一管到底。好像除了政府,老百姓根本就管不好企业。

    过去的安平,因为三线建设的原因,从大都市迁来几个大型企业,安平的经济基础比其他地方都好。

    因为是政府管理企业,企业的领导反过来却不像是做企业,而是将自己等同与政府官员。

    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却几十年没有大的起色。安平人在近十年来经过不断反思,意识到政府干预企业管理,是束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放南山,鱼游大海,是安平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