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千古帝王心头器,千窑一宝色难求-《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每个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陈文哲做的这一只,唇口外卷,弧腹内收,高足(柄)瘦细垂直,底马蹄状中间实心。

    “青花料没有了,但是红釉还有不少。”

    看着手底下的材料,陈文哲再次想起来国内时间特殊珍宝。

    高足杯是一件,孩儿枕是,现在既然有红釉,那么做一件郎窑红。

    红釉瓷他做过一个系列,其中就有郎窑红。

    当时,这一次做的可是能够列入国内十大珍宝之一的郎窑红,自然更不简单。

    他这一次做的是一件郎窑红胆瓶。

    朗窑红,之所以还会被称之为美人醉釉,那种艳而不俗的红色,你就可以想像到底有多么美丽。

    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之为粉红釉、孩儿脸釉、桃花片釉等。

    郎窑红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这一时期生产的郎窑红最好。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郎窑红,是国内色釉之大成。

    所以才会有:千古帝王心头器,千窑一宝色难求!

    红色与瓷器,一个是传统威严,繁荣喜庆的颜色。

    一个是中华文明,享誉世界的瑰宝。

    当两大经典相融,因而铸就了最浓烈的单色釉——郎窑红。

    明朝初期,朱元章打败了各路将领,开辟了明朝。

    朱元章是靠红巾军起义的,所以就大力推行红色王朝,所以当时釉里红瓷器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

    但是这个颜色当时并不容易烧制出来,颜色总是不是很尽人意,不能做到真正的红色,总是有点灰白,而且失败率高。

    直到有次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鲜红土,才让景镇烧制出来鲜艳的红色。

    使得这种颜色的陶瓷一度名声大噪,号称“以西红宝石为釉”。

    而且本来这种土就很少,要从海外带,那时候的交通运输也不是特别的发达,所以产量就特别少而且价格很高。

    后来明朝实行海禁,鲜红土稀缺,所以几乎快要消失了。

    所以说在那个年代,这种号称“以西红宝石为釉”的瓷器,就有多珍贵更不要说流传至今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