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九章无可争议-《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为什么珍贵?

    因为流传到现在的数量很少,就算是阳洛那边的千年世家,也不可能收藏太多。

    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实在是太乱了。

    特别是到了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共一百六七十年。

    这个时期佛教相当发达,杜牧有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但是南朝留下来的佛像很少,比较着名的是川都万佛寺出土的一批。

    特别是南朝的铜佛像,确为真品的全世界仅有数尊。

    今天凡是看到南朝款的佛像,多为伪品。

    有的如清端方旧藏,宋元嘉十四年(437年)韩谦造金铜佛像这样的名品,也是清末彷造。

    首都博物馆一展柜内有很多小佛像,绝大多数都是唐代的。

    但是都被人加刻了南北朝的款,市场中杂乱的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继续向前走了几步,终于看到的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了。

    但是,这些佛造像也不简单,这是唐、宋、辽时期的佛像。

    而且品种更加丰富,可以说什么样的佛像都有。

    不说其他,只是一个唐代,就有这太多的品种。

    唐代年,前后近300年。

    佛、菩萨、罗汉、弟子、天王、力士等各尊都有。

    这些佛祖,其职守更加明确,个性化更强。

    可以说佛经上所描述的各神祇都已完备,而且道教像也多有出现。

    比如眼前这尊唐代倚坐弥勒像,还是铁制的。

    如果陈文哲没有记错的话,这样的一尊弥勒佛,应该是藏在长安博物院。

    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因为丝绸之路等原因,国内开始全面接触西域文化,深受国外美术思想的影响。

    反映在佛像上,衣纹开始尽可能地写实。

    特别喜欢表现衣纹的立体感,层层叠叠的衣纹显出质感。

    唐代因为国力强盛,以胖为美,反映在佛像上就是颈部出现了「三道」线纹。

    像是眼前的这尊唐夹纻干漆佛头像,彷的十分不错。

    反正你一看,就有一种盛世大唐的美感,绝对不可能看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