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累丝三件套-《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结合“寿”、蝙蝠等图案,为“福寿如意”,增强了如意的吉祥寓意。

    另外,如意柄背面下部镌刻铭文以及云纹。

    如意的起源目前尚不太清楚,但可以看到,随着时间推移,它的功能在不断拓展。

    有学者认为,如意衍生自笏。

    据文献记载,笏一般是长2尺6寸的弧形板子。

    因持有人等级不同,而材质有别。

    因此在我国古代,笏是权力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目前已知在法门寺出土了一件银质如意,并且有明确记载。

    如意经过道教人士的改造,逐渐演变成了灵芝形的护身符。

    从元朝起,如意开始作为馈赠的礼物,而到了明代,如意大多用金、玉等珍贵材料制成。

    此时的如意装饰以吉祥图案,作为贡物献给皇帝或赠送给皇族成员。

    陈文哲眼前的这件如意,柄背刻有铭文,“大明万历辛丑年银作局造九成色矿金”。

    很明显,这东西出自明代宫廷。

    至于之前的那件挂瓶,也只有明代皇室才有资格使用,也只有他们才能让人制作出这么精美的作品。

    既然陈星辰说是三件套,那肯定还有一件。

    陈文哲再次看向挂瓶内部,果然里面还有一件东西。

    这是一只女人的饰品,用来插在头上的簪子。

    只不过,这只金簪就比较珍贵了,它是一直明代的佛手花枝金对簪。

    这只金簪的长度12.1厘米,头部长度1.3厘米,1.5厘米,重量20克。

    从簪子的装饰内容,可以看出其与佛教有关。

    和尚的僧仗,以及食指按拇指上作接引状的佛手。

    还有蟾坐在莲叶上的图案,意为“蝉联”,即能够不断高升。

    这样的东西,一般希望表明信仰的女子,喜欢佩戴这样的发簪。

    “这些东西很明显都是出自宫廷之内,师兄你从哪里买到的?”

    看过东西,感觉肯定不简单,而且一次出现了三件,那么就有可能还有更多。

    陈星辰有点遗憾的道:“我是从一个败家子手中买下的,听说他家还有一只累丝嵌玉镶宝金龙,其他应该没有什么了。”

    “那件金龙不卖?”陈文哲好奇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