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甲骨燎祭-《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器物过火,极有可能是甲骨文所提到的“燎祭”。

    即将祭祀物品,放在柴堆上焚烧。

    两个坑中的骨渣残骸,后来经鉴定均为大型动物,没有人骨。

    这基本符合甲骨卜辞所记“卯牛”“卯羊”一类祭祀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器物大都是礼器一类,专用于祭祀,因此可以确定这是古蜀先人祭天祀神的一种特殊礼仪。

    随着不断的快进,陈文哲发现的隐秘越来越多。

    很快,他的视线就定格在一株高大的青铜神树之上。

    这座祭祀坑应该是2号坑,可从这里面出土的青铜神树确是不少。

    原来陈文哲一直以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就那么一棵。

    没想到,他现在看到的却不少。

    仔细数了数,发现二号祭祀坑中,共出有6棵青铜神树。

    这些青铜神树也不一样,有2大4小。

    其中最大的1号神树,通高达3.96米,树干高3.84米。

    神树由底座、树干和飞龙组成。

    神树的底座是圆锥形,绘有太阳和云雾的图桉,应该是象征高耸的神山;

    神山顶上,就是树干。

    树干上“长”出来的树枝,由上而下共分三层。

    每根树枝上,都饰有花果和神鸟。

    树旁还有一条马面飞龙,正张牙舞爪,俯冲而下。

    这不由得使陈文哲很自然地联想到《山海经》神话中的昆仑、扶桑、若木和建木。

    在这个神话中,太阳每天以金乌形象出现。

    它们沿扶桑升起,傍晚再沿若木下降,进入羽渊和黄泉,从地底绕回扶桑,第二天再从扶桑冉冉升起。

    wap.

    /75/75384/3110097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