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色正、质佳,就是一块好玉-《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真正好的黄口,还是要以黄为好,越黄越好。

    其次,黄口的产地也很多,比如若羌、且末、海青、东北等等。

    很多人以产地看黄口,以产地买黄口。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产地对黄口的价值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也并不是说一块很好的黄口,换个产地就不值钱了。

    更重要的是,黄口的产地光从黄口的颜色和样子也很难区分,所以挑选黄口还是要以颜色和玉质为主。

    还有些黄皮的籽料也很像黄玉,毕竟从外表看起来都「黄」,比如金包银和一些洒金皮。

    但是因为和黄玉的区别还是比较大,所以就不多提了。

    接下来还是说黄沁,严谨来说黄沁不能被称为黄玉,它们本质上是两种东西。

    这一点从千年玉石变色,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为从成因上来说,沁料的黄,是次生色,沁和皮是一个东西,沁色说到底是从外部入沁过度的皮色。

    打个比方,墨玉的黑是原生黑,籽料的黑皮是次生,就算这块料子的黑皮再黑分布再广,你也不能说它是墨玉。

    但是某些黄沁长得确实挺像黄玉的,外表相似度很高,一些功课做的少的玉友,一不留神就混淆了。

    从外表上看,因为沁色是矿物离子,由外至内沁入籽料,而产生的颜色。

    所以,大部分沁料,多少会带一些些杂色。

    颜色上来说,黄沁的颜色由外向内过渡渐变,也很难做到像原生黄玉那么均匀。

    还有黄沁籽料上,也容易带有不同程度的黑沁、斑点。

    当然最高档的全沁、肉沁料,肉眼上看也是无杂无斑,颜色纯净均匀。

    碰到这种料,说它是黄玉,或者开一个传说中黄玉才够格的价,其实也不为过了。

    最后是原生的黄玉,这才是真正的黄玉。

    黄玉的致色元素,是以二价铁离子为主。

    所以,黄玉经常和黄绿色的青玉、青白玉一同产出。

    产出原因黄玉和黄口很像,但黄口料并不是一个玉种,而是带有黄绿色调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统称。

    这是一个特征分类,可以说黄口料中,正黄色的是黄玉。

    而其他偏绿的,偏浅的、甚至偏褐色的则不是。

    所以黄口中,含有部分山料黄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