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墨分五色-《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真实的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

    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

    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

    浙料就不行了,青花呈色显灰黑,灰蓝,感觉浮,杂。

    康熙青花的发色,呈多层色级,即墨分五色。

    康熙青花的用料提炼方法,是明代晚期使用的火煅烧提炼方法。

    青花发色更纯,更浓艳亮丽。

    青花瓷的烧造水平首推明代永宣,而能与苏麻离青相媲美的,当属清康熙的翠毛蓝青花。

    熟悉古瓷器的朋友都知道,珠明料是一种极其常用的青花料。

    特别是明嘉靖后,逐渐以珠明料为主要青料。

    珠明料中富含铁质,烧制后会自然向下流淌少许,使画面晕散如仙境,有一种难得的古味,天然的意境感,十分难得。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翠毛蓝呢?这就要看珠明料怎么用了。

    “珠明料“由天然钴土矿煅烧而成,是一种典型的青花料。

    煅烧提炼过的珠明料,质量比直接使用生料好,色彩也稳定。

    根据成分不同分出等级,一般品氧化钴含量在2以下,上品者氧化钴含量可达8—9,所以在发色上常有变化。

    这里是重点,氧化钴的含量,或者说的氧化钴的多少,决定了青花发色。

    这一点在元青花上也是这样,就看氧化钴的多少,决定了青花发色的浓澹,或者是明暗。

    以前使用的肯定是天然的明珠料,这就很难把握其内含有的氧化钴多少。

    这才是烧制翠毛蓝随机性大的根本原因,而只要把控住这一点,调配出适合的同种明珠料,就可以稳定的烧制出翠毛蓝。

    而在古代,或者说是康熙之时,他们限于科技,限于对矿料的认识,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天然珠明料,色散较大,含钴不多,含锰最多,含铁次之。

    而珠明料之所以呈现青色,是由于钴的作用。

    而钴比锰、铁、镍、铜等金属氧化物,发色更为雅素。

    天然珠明料,呈现稳沉的兰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