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让你抄都抄不好-《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要是这两种方法都做不成,那就只能用制作大器的盘泥条的方法,慢慢的一段段的来。

    所以,陈文哲不着急,因为最难的还是书写一万个寿字。

    要知道,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

    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

    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

    而且字字工整,才能使的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

    以前的一些器物,如果是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

    而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这可需要耗费不少心力,所以急不来。

    真着急也没用,不说其他,就说一万个字体不同的寿字,不让你写,只是让你抄,你就能抄的好?

    这肯定需要练习,就算是陈文哲天赋异禀,再加上每天晚上在梦中练习很长时间也需要慢慢来,因为这一万个寿字,实在是太复杂。

    所以,陈文哲只能每天按部就班的制作着一批批瓷器。

    第一天制作器胚,晾胚之后先入窑低温烧制一边,之后再上釉、上彩,不停的添加工艺。

    

    往往一些精品瓷器,都是需要三次入窑,甚至是五次入窑才能烧制成功。

    当然,康熙的青花万寿纹大尊不用这么麻烦,它说起来也就是一件青花瓷,主要是书写那一万个寿字最耗费时间。

    可陈文哲不着急,他只要在制作其他瓷器的间中,慢慢的完成它就可以。

    “马都都说的不错啊,这东西要真出一件真品,就是给十二个亿,我也愿意。”

    这一天,正小心的写着寿字,陈文哲有点感慨。

    最近他为了做这件大尊,可是下了功夫。

    只要用了工,自然就对它越来越了解,了解的越多,彷制起来越容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