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怎么漂亮怎么来-《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

    此时开始,梅瓶有的是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

    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开始向着观赏收藏方向靠拢。

    所以,这时做出来的梅瓶器型,还真是很漂亮。

    陈文哲也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所以他可以放开手脚,怎么漂亮怎么来。

    这样做出来的仿古瓷,只是仿了个外表特征,其他就全都奔着漂亮去了。

    这样以来,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粉彩、五彩梅瓶,就全都可以仿制。

    如果陈文哲愿意,他甚至还能烧一些珐琅彩梅瓶,或者干脆弄一些青花釉里红梅瓶。

    至于特征,就按照器型特征烧就好,胎质什么的就不追求了。

    至于器型特征,对于陈文哲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东西。

    从古到今,唐代出现梅瓶,而到了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

    金代、南宋梅瓶,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

    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带盖,盖成钟形,中有管柱形子口,盖可倒过来当酒杯用。

    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

    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

    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

    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

    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

    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

    那时的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