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造型、釉色、胎质。 当然,产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 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 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唐三彩中的马,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 所以和我们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 一般马的臀部比较肥, 颈部比较宽。 这就是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 一般猛然一看,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但是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 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 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除了马,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 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 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 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 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一件唐三彩作品,也就是造型、釉色和胎质。 弄好了造型,其次就是釉色,这是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 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也是首次。 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将黄、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 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