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国外回流-《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十五世纪的南越人,作为中介的商人,抓住了明政府实施解禁政策的良机,生产出了更具艺术效果的青花瓷,才会有效地促进出口业的发展。

    重新拿起那件天球瓶,这六件瓷器之中,还是这件天球瓶最重要,因为上面有着名款。

    南越青花瓷的编年,到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之前,在没有发现眼前这件天球瓶的时候,15世纪唯一的有纪年铭的南越青花瓷是托普卡比宫所藏天球瓶。

    那一件瓷器的肩部纹样带中,有“大和八年匠人南策州裴氏戏笔”的青花汉字铭,这明确说明是在黎朝仁宗的治世年间“大和八年”所作。

    “南策州”大约是现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的海阳省一带,推测附近应该有当时生产用于出口精美产品的青花瓷窑。

    现在可以证实,当年那个地方出品的瓷器很多,就算是有名款的天球瓶,最少也有一对。。

    就是不知道眼前的天球瓶,怎么会还留在南越国内。

    看着眼前的天球瓶,特别是其底部。

    看底胎能够发现南越青花瓷不是完全的瓷胎,而是半瓷胎。

    不过,其胎土普遍细腻,呈浅灰白色。

    白色化妆土的使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这些是精品瓷器,如果是南越国内使用的青花瓷,    那质量就不行了。

    由于缺少瓷石矿藏,南越青花瓷最普通的还是青花胎灰、音钝、缺少瓷器那半透明的质感。

    南越的青料有的从中东进口,    有的来自南云土产。

    前者色泽浓郁、明亮,    后者质量不纯、色灰。

    在普通青花中,    这两种青料有时会搭配使用,进口青料绘制主体画面,    土料则用于边角。

    这样的搭配,亦正亦邪、也相映成趣。

    “怎么样?这六件瓷器没问题吧?”

    等陈文哲一件一件鉴定结束,店老板得意的道。

    陈文哲点头,    表示满意。

    “三十六万人民币,我要了。”陈文哲十分痛快的道。

    店老板也十分满意,都说现在华夏人都是土豪,这话真不错。

    “客人需不需要我帮忙带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