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 在唐英的奏折上批复:“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 不必多少, 那烧制了几件呢?以前的一些珍贵官窑瓷器, 是不是就可以多烧了? 所以说, 现在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珍贵官窑瓷器,很多都不是孤品。 之前陈文哲收的那件雍正时期的人物粉彩尊, 就因为故宫有一件,别人就认为是赝品。 这个真不可取,是不是赝品, 不是因为别的博物馆中有没有,而且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好不好。 这毕竟不是青铜器, 那个是一范一铸。 可瓷器,一般烧制好了一件, 都会随着照常烧制一批。 也就是如同转心瓶一样的复杂器型的瓶子,才会因为烧制实在困难, 让少烧制一些。 不让多烧,就是少烧,少烧不等于就烧制一件,也肯定不是一件。 一般皇家瓷器,都是成双成对的,孤品很少见的。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好事成双,送礼物讲究要送偶数, 就是园林设计也讲究对称。 皇帝家更是讲究成双成对,尤其是后宫里的器物,有哪些不是一对儿一对儿的呢? 尤其是兼顾着实用+装饰用的瓷器,都是成对出现的! 所以, 就算是转心瓶,也应该是成对出现的,不可能单独烧制一件。 甚至在烧制的时候,也肯定不是两件,而是四件以上。 因为谁也不知道,烧窑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成功。 能多做,就尽量多做几件,一块入窑烧制。 而最终能成多少,全看天意! 如果比较倒霉,就成功了一件,那不用想,肯定还要继续烧,只有再成功烧制一件,配成了对,才会进贡给皇上。 这种工艺的瓶子,陈文哲不认为民国时期,私人能仿制出来,主要是太难。 这一件作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手艺,就算是在清代乾隆时期,也肯定属于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要把这么多工艺,全部结合在一声,或者是集合在一家私人窑口之中,陈文哲认为不现实。 这样一来,它的身份就比较清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