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人面纹铜鼎(看书的兄弟们财运当头)-《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古代士大夫的陪葬品,不可能中规中矩,超越规制,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史书上关于用鼎和簋的记载,虽在考古中基本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关于天子用鼎簋组合的任何直接证据。

    从目前的著录来看,西周时代还不曾发掘到。

    任何一座未经盗掘的大型墓葬,中型墓葬的相关材料也相当少。

    在宝姬发现的鱼(音)国墓地中,出土了四件青铜簋与五件鼎的成套组合,这是未经盗掘的一座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墓葬。

    比较多的发现,依然是青铜器窖藏,如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了兴簋八件,从铭文判断,这八件簋当是两套。

    只有春秋时代的大、中、小型墓葬稍为齐全。

    但已发掘的一些春秋秦墓葬中,簋的配置已脱离了这个轨道,在数字组合上并不那么严格了。

    似乎时间越早,鼎簋数的配置中,周文化成分含量越大,用鼎制度越严。

    无论是从数字组合上,还是鼎簋质地上,都较多地保持了周人风格,用鼎数以三、五为差。

    随着时间的向前延伸,周人用鼎簋的习俗,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已发生了变化。

    青铜鼎和仿铜的陶簋共出,不再是三、五为差,常常出现簋数大于鼎数,或是有鼎无簋的随意情况。

    如宝姬m2、秦家沟m1、m2,不是三鼎二簋,却是三鼎四簋,西高泉m2还是二鼎四簋。

    阳南m3如果不计同出的5件仿铜陶鼎,则是五鼎(青铜列鼎)四簋配置组合,加上陶鼎,则成了十鼎四簋配置。

    陈文哲能够确定,这些鼎和簋是西周的,但是西周早中期和后期,可是不同的。

    东周初期,跟西周晚期,好像也不是那么明确断代,这里面的墓葬规格,差距就大了。

    “他们应该还有好货!”

    “有,又能怎么样?”

    通过车上留下的方便面纸杯就知道,那两个家伙,过的日子很不好。

    如果有其他小件,应该早就处理了。

    这三鼎二簋,如果不是想要卖个高价,他们也许都不会来大海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