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其实,这也多亏了秦轩对待俘虏的策略。 如果是按照大秦以往的作风,打下一处领地,肯定是以安抚为主。 不但会减免三年的税赋以示天恩,还会反过来发放粮草以安抚当地民心。 可是秦轩在领兵打下岭南和棒子之后,虽然也安抚。 但更多的,是铁血手段! 对于辰国的处理,全部充作了奴隶参与到劳作之中。 每日只需要给予最低限度的粮食,能让他们活下去就可以了! 而这些奴隶开垦了大量的良田,在皮鞭和食物的诱惑下努力工作。 良田收获自然颇丰。 而这些开垦种植的只是奴隶,不是大秦子民。 所以不需要像对待大秦子民一般,要给种植者留多少,而是全部归入了大秦官署粮仓! 等于凭空多出大量良田的粮草充入大秦官仓之中! 当然,岭南那边到底是自己的子民,所以在征伐之后对于俘虏只是判罚一至三年的劳役处罚。 等到刑满之后就会给予土地和耕牛,成为大秦的黔首。 而不像辰国,只能终身为奴! 如果是在两年前,大秦遭受蝗灾之后为了赈灾,会导致粮仓紧张。 大秦的国力也会受损。 但即便如此,也能凭借当时的国力安抚下来。 现在有了更多的土地和奴隶,等于是把岭南和棒子那边收成的粮食用来赈灾,而且还有富余! 对大秦来说,自然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况且,大秦还有产量恐怖的番薯这个大杀器。 自然不用为粮草感到头疼。 要不是大秦没有足够的战马和骑兵,单单凭借充沛的粮草就有远征的能力了! 只是用步兵军阵远征速度缓慢,耗时太长,对国力消耗过于巨大,才没有动手。 和胡人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等过上三五年,秦国繁衍出了足够的战马,就是大军深入草原之时! 这些,东胡和匈奴高层都看得很清楚。 大家都心照不宣。 所以才迫切想要扩展地盘,以壮大实力,为迎接将来的变故作准备。 冒顿也是深知时间紧迫,才会趁着大秦国内受灾的时候动手,弑父夺取了权力! 就是算准了秦国目前没有发兵的能力! 如此冒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国运衰败,从一个强大的帝国重新四分五裂! 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