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增加缔结友谊的可信度,秦轩也是煞费苦心了。 今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给大军继续进发找一个理由。 要不然,大家都说好了缔结友谊,应该原地驻守等待皇帝诏命才是。 大军却还继续向辰国王城靠近,难免会让人多想。 只要不是傻缺,都会竭力备战,以防秦军突袭。 现在以规定行军速度为由头,也算是给大军继续进发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而且秦轩在提出问题之后,故意为难。 目的就是要让对方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来。 如此一来,按照对方的办法继续行军,可信度才更高。 彼此的配合才更‘默契’! 为了避免辰国鱼死网破,把所有青壮都拉上来当炮灰,导致大批劳动力被射杀了可惜。 秦轩是操碎了心啊! 如果大秦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哪里还需要如此耗费心机的为劳动力发愁。 上千万壮劳力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别说始皇的皇陵有了劳动力,连秦某人的皇陵都可以同时开工了……。 区区一个辰国,灭了就是。 二三十万劳动力,压根就不放在眼里! 可惜,想法是好的。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秦轩不得不多考虑。 只要二人回去后把这个‘默契’转告辰王,哪怕观察到大军在继续前行也不会再多想了。 即便真要防备,也不会鱼死网破的动员所有青壮劳力了。 毕竟,辰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现在提出了要成为大秦的附属国,却又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态度,难以取信于人。 防御是需要,但是也要掌握好尺度。 以免让大秦一方误会,真发兵来攻,那就要凉凉了! 尤其是朴将军见识了秦军强大的军械,回去汇报了以后,辰王和那些首领就不得不更慎重的对待。 副使是文臣出身,对行军打仗不了解。 但是辰王和那些成精的首领们,不可能不明白! 所以,只要忽悠得当,就能大大降低辰国的防范。 秦轩对辰国的防御倒是不屑一顾,灭起来比殷氏要更简单。 只是不想杀得太多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