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秦德威迅速转移话题,“既然桂洲公改了吏部,那礼部尚书又是谁人?” 王廷相继续答道:“侍郎顾鼎臣升为礼部尚书!” 顾鼎臣乃是弘治十八年的状元,当今苏州帮在朝廷中的代表人物。 此人以后也入阁了,很悲催的与巅峰夏师傅同期,被搞成傀儡了。 这位顾大人别的本事不知道,但青词写得好,而且有一项历史成就——乃是第一位给嘉靖皇帝写青词的大臣。 史书云:以青词结主知,自顾鼎臣始,时人谓青词宰相。 所以嘉靖皇帝提拔顾鼎臣当礼部尚书,非常合理,秦德威一点都不奇怪! 秦德威又想起一个自己非常关心的人物:“霍韬有变动否?” 霍韬现在是吏部侍郎,如果夏师傅当了吏部尚书,那霍韬以后的日子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嘉靖皇帝不会这么不念旧吧?霍韬可是议礼派的骨干啊! 果然听到王廷相答道:“霍韬去了都察院,迁左副都御史。” 对这个任命,秦德威就只能呵呵呵了。 霍韬本人预期估计是:以吏部侍郎掌控吏部部务,然后时机成熟时接替汪鋐为吏部尚书。 现在他变务虚的左副都御史从头来过,吏部尚书还落到死对头手里,肯定亏了。 王廷相又说:“你就不问问新的左都御史是谁?” 秦德威想也不想的回答:“还用问么,肯定是个年老安静的大臣!不然都察院哪里容得下霍韬!” 王廷相:“......” 真是可恶,居然猜中了。 反正听完这一系列人事调整,秦德威心里默默的吐槽了一句,不愧是沉迷权术的嘉靖皇帝,真是太狗了! 汪鋐从外朝第一的吏部改兵部总督京营,最少也应该加太子少保,这才是维持尊荣体面。 结果没有加,看似品级不变,实际是贬了的,这算是对舆情有个交待。 夏言从礼部改外朝之首吏部显然可以视为升迁,大约是用以制衡内阁首辅张孚敬和次辅方献夫。 而王廷相最近和夏言走得近,都察院管官员考察,吏部管官员考核,合流起来威力太大,所以王廷相悲催的被调到空缺的刑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