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岳飞之死》-《大神之光是如何炼成的》


    第(2/3)页

    很多作家的成长之路都是相似,很多作家在开始阶段,都是模仿一些著名大家的作品风格,写作手法,修辞应用,通篇布局,思想主题等等,只是随着模仿的继续,很多作家陷入了瓶颈。

    一些作家,不再是痴迷于模仿,不再是执着于走他人的路,而是果断的融合诸多大家的风格,加上自身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走上了自己的路,最后成为一代大作家。

    而一些作家,依旧是走着模仿的道路,依旧是为走出自己的道路,只能是写手,而称不上作家。

    而他是穿越者,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光面正大的抄袭,当文抄公,而不担心被起诉版权;这是他的巨大优势,可也是他的致命弱点,很容易让他陷入了继续抄袭,一辈子当文抄公的境地。

    这固然,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

    可毕竟,那不是他的……

    “原来很多作家的路都是相似的!”

    李清心中恍然,得出了一个结论。

    写完最后一个字,李清心情大好,开始写着下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名为《岳飞之死》。

    这一篇小说,没有景色描写,也没有人物外貌描写,有的只是白描,有的只是对话。

    白描与对话,为着一篇小说的主题,力求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

    一般的历史小说,在写到了岳飞时,往往是写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赵构的昏庸,秦桧的奸邪等等,主要是凸显着精忠报国这一主题。

    而李清的这篇小说,则是侧重写着社会悲剧。

    历史上,每每有英雄出现的时刻,都是国家、民族全面衰败的时代,历史上也只有英雄的个人,而没有英雄的国家!

    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仅仅是靠着几个英雄救场,是悲剧的。

    英雄力挽狂澜,往往是悲剧的,很多时刻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自己人杀死,被民众杀死。

    当民众全都不想打仗想投降,不想出力想偷懒,那时你一味的抵抗,一味的想着驱除鞑虏,只会是遭到了民众的厌恶,可能你前方打着,后方就是断粮草,拆台。到时候,你不但不是民族功臣,反而是挑起战争的罪人,甚至审判你,绞杀你的不是一个个敌人,而是自己人,这种例子在历史上素来不少。

    岳飞不是死在了金军手中,而是被宋朝杀死;

    岳飞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悲剧的不是金军入侵,而是生活在了华夏文明的末期——宋朝流行着极端和平主义,为了和平敢于牺牲一切。

    岳飞被审判,被他绞死的时刻,没有人替他辩护。

    何为民众?

    民众是由无数个团体,阶层组成,其中可分为若干的阶层,皇帝,文官集团,武将集团,读书人阶层,普通百姓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