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十章 研究苏-27-《鏖战银河》
第(2/3)页
陈瑞观察的角度,是从作战的方向观察的,这种布局的方式,可以隔开两台发动机,一旦被敌人的导弹击中,也就是损坏一台发动机而已,另一台还可以正常工作。
至于说这里面放东西,那是减速伞吗?
听到了减速伞几个字,陈瑞摇摇头:“佩莱哈克先生,您的想象力太不丰富了,难道不能是一台雷达吗?
如果在这里放一台雷达,哪怕搜索距离只有三十公里,也可以大大地照顾到自己的后半球,甚至,还可以把前面机翼挂架上的导弹,直接给瞄准后面发射,保护自己的后半球。”
后射导弹?
听到了陈瑞的描述,佩莱哈克也是震撼到了,这从来就没有人设想过!在最古老的时代里,潜艇不仅仅在前面能发射鱼雷,在后面也能发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后射的鱼雷就取消了,因为没有制导的手段,潜艇的声呐系统是在前面的。
飞机也是这样,因为飞机的雷达在前面,所以它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目标,也只能向前发射导弹,至于向后射击,绝对就是个笑话,在天空中,难道飞行员不会自己转过来,去找藏在后面的敌人吗?
这就像是飞机的减速板一样,有人以为飞机的减速板是必须的,其实也不见得,飞行员拉个大迎角,可以直接利用整个机身当减速板了。
向后射的导弹,除了会面临制导上的缺失之外,还会掉速度,因为载机是向前的,导弹本来有的就是向前的速度,现在,突然向后的话,那速度会损失的厉害,除非先向前发射,然后再转向回来,这恐怕需要推力矢量控制能力才行。
都是鸡肋,但是呢,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创意,如果能做成的话,那以后尾追攻击对方的战机,也是相当危险的了,人家可能会从前面直接攻击后面的战机!“您说笑了。”
这个时候,佩莱哈克突然反应过来:“熊国人的技术,怎么可能在那么小的地方整合这样的雷达系统?
要是贵方的雷达,或者是我们的雷达,这还差不多。”
佩莱哈克的话,让陈瑞也是一笑,是啊,熊国的电子设备,太落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