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句话堵的就更狠了,乃是出自于《论语·卫灵公》。 其载子曰有教无类。 圣人都说了有教无类,你把民分出来那不是要把“类”分出来么?! 周醇被堵的是涨红面皮,然而却呐呐无言。 “臣读书,为求解惑、为求大道!是以不敢单独拆句,当思先贤真意!” 湛若水说着顿了顿,突然对着张小公爷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揖。 这做法让现场一堆人全傻眼! 这……这湛若水可是白沙学派的衣钵传人啊,即便是他未曾科举亦是声名显赫! 大明天下读书人,谁不知陈白沙之大名?! 更别说被陈白沙钦定,接下衣钵的湛若水了。 毫不客气的说,湛若水出行至府衙知府需出门恭迎。 到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亦必然亲迎其驾。 甚至他到京师来,若是请见阁老。 三位阁老亦必然要准备席宴,好生接待一番。 这便是当代大儒衣钵,世传陈白沙之赫赫知名! 而如今这位白沙学派衣钵传人、赫赫威名之湛若水,居然对着那玉螭虎行礼?! “若水疑惑,多得螭虎先生不弃开解!所受螭虎先生之学,不敢不谢过!” 哎哟~!卧槽! 这一句话直接叫下面的士子们,张大了嘴、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那喉咙里“咯咯~”出声,显然下巴都要惊掉了。 这尼玛……算是瞧着个神景致了! 古有《战国策·文信侯》载“夫项橐生七岁为而为孔子师”,今有玉螭虎弱冠为白沙学派衣钵之师! 此一拜,那相当于是承认玉螭虎的学问之深堪比陈白沙了! 甚至更过分一点儿说,是陈白沙都没有解惑的他给解惑了! “圣人言‘民可’之句,源于使民。使民者载,圣人曰故德者,政之始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 这一段儿打脸就更狠了,相当于直接把周醇等人拉起来在脸上反复“噼里啪啦”的抽。 上面的话可不是瞎说的,乃是出自于《孔子家语·入官》。 乃是孔氏门人所著,号称是“儒学第一书”。 这上面就说明的明明白白了,无德行就政务混乱、混乱了民就不听他教化。 君上的话民都不听了,自然就无法“使民”了。 这说到底,还是得“教化于民”啊! 其实当年张小公爷读到这句的时候,也是叹气。 人家夫子能做千年圣人那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里面的描述之精确就看得出来了。 某光头那会儿,可不就是“不修德行”的典范么?! 那厮是靠暗杀光复会大佬陶老板起家的,炒股失败为了躲债还给青帮大佬投了拜帖。 这等人的德行……那你可想而知啊! 本身的德行就如此,于是乎他的政务上更是一塌糊涂。 甚至还出现了本国民众帮着侵略者,把自己军伍的枪械全缴了干死的烂事儿。 沿途一路干仗之下,这位爷靠着让旁系打仗、嫡系拿军援收老兵、拉壮丁搞的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结果后来问鼎大战下,这位那虚底子全露馅了。 四百多万连飞机大炮对阵一百七十余万小米加步枪,楞是被赶下海去了。 以无德对有德之争,结果在这里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是以,臣读螭虎先生著方解惑!” “圣人《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句,当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湛若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喷薄而出。 “上智当仁、当教化,是以此‘与’实则为‘教’之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此方为圣人之本意,亦是圣人前之‘有教无类’、‘使民从教’之仁!” 周醇在边上满头都是冷汗,不住的对着鄯善打眼色。 这尼玛就要辩不过了,尔等还不出手?! 鄯善也很着急啊,背着手不住的对着弟子打手势。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颇有深意的扫了一眼他们,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 但那眼神中的讥讽,却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