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周管家这下是强做镇定,开始娓娓道来。 其实说来也不复杂,张小公爷做的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要这些个货殖会心甘情愿的掏银子,那么就得先给他们挣到银子。 能挣到银子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掏银子。 先给他们分配这些坊市看起来是在花银子,可坊市建造下来他们有股子的。 潮白河坊市的租子如何,他们比谁都清楚。 建成这样大型的坊市之下,那些租子能挣多少他们更清楚。 先把绝对能挣钱的推给他们,让他们吃下了这块饵才好进行下一步。 “接着的,便是城墙的事宜了。” 城墙?!这跟俺们有啥关系啊?! 一群人对脸懵批。 “哗啦~”再一张大图打开,上面是巨大的城墙。 而且这城墙上被分门别类的切割开几个区域,上门还标注着尺寸。 “《帝国时报》的广告,大家都登载过罢?!” 一众人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这必须刊载啊! 现在不刊载一下,人家都觉着你没实力了。 大明这会儿没电视、没广播,几乎就是靠着人口耳相传的传播消息。 这个时候在发行量巨大的《帝国时报》上刊载广告,那绝对是信誉杠杠的。 张小公爷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于刊载的广告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就是必须有货殖会的担保,否则的话是不予刊载的。 货殖会担保自然就是货殖会的会员,那就是达到了一定实力的商贾。 他们若是作假抑或是玩花样,那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逼急了找张诚他们直接薅人出来收拾掉,也并非不可以。 “诸位可以想想,若是新京师建成了……”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轻声道“每日由城门而过的,当有几何?!” 这话说出来,顿时这些个货殖会的管事、主事们眼珠子都绿了! 《帝国时报》还得给老爷们看,即便是读报人很多也未必去读广告。 勋贵、官宦老爷们,很多也是跳过广告不看的。 说起来的话,影响力还是少了些许。 可挂在城墙上,这就不一样了啊! 来来往往的无数人,可都是看得着的! “十尺起租,每尺一百两!时则一旬……” 张小公爷没再说话,是小周管家将一份份的本子交到了他们手上。 看着这些文卷,诸家货殖会的管事、主事们不由得啧啧称奇。 开始盘算自家在啥位置合适。 四个城门那必须每个都有,但侧重得有不同。 要充分考虑到轻重缓急,然后想好地方…… 然而弘治皇帝现在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见所有人不吱声顿时心有些提起来了。 莫非……痴虎儿这招不管用?! “我京师货值南门顶部二十尺、其余门侧各十尺!” 便是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炸响。 “呸!你一家便想要强占二十尺?!我簪缨货值就不服!我出一尺二百两拿二十尺!” 弘治皇帝听得这声音不由得目瞪口呆,朕且之!居然还涨价了?! “哼!赵恒山,别甚都吃尽了!好歹给人留口汤啊!” 那京师货殖会的主事缓缓的站起来,对着小公爷拱手道“二百两一尺,南门且拿十尺罢!” 这算是退了一步,簪缨货殖那边的管事还待再说。 却被他们的主事拉住,笑眯眯的站起来拱手“伟诚公既是如此说了,老夫自无不可。”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顿时在屋子里有些坐不住了。 “萧伴伴……这是多少银子来着?!” 萧敬也有着发懵,这特么……真卖出去了?! 就城墙上涂抹一下,就能够卖出银子?! “一尺二百两,十尺便是两千两……” 这一下子就四千两了?!萧敬很想抽自己一耳光,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北门十尺我粤北货殖拿下了,诸位还请赏些许薄面啊!” “我鞑靼货殖东面上边儿十尺,不算要多了罢?!” 弘治皇帝晕乎乎的,看着这些人你来我往。 他们身边跟着的管事们抓着算盘“噼里啪啦~”的敲的飞快,没一会儿这墙面就给卖完了。 待得这些人走后,弘治皇帝还在发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