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老爷,明国老爷说了!若是不凑足一万五千两银子,你家里的女子可就……” 这陈老爷一个哆嗦,颤颤巍巍的望向了自己的妻妾。 阮保长抱着胳膊撇了撇嘴,道“您啊!可得想清楚了……” 便是这个时候,突然院子里传来“咣当~”一声巨响! 随后便是几个汉子冲出来,满脸兴奋“管事老爷!找着了!宅子里有个地窖!!” 那陈老爷见得这几个人如此兴奋,哪怕是再傻也猜到发生什么了。 便见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满心悲凉。 阮保长却冷笑的看着他,他可没忘了这位陈老爷是如何把他卖做壮丁的。 更不会忘了,他回到家后便见家徒四壁的模样。 哪怕是在大明,一个中产家庭失去了壮劳力都会家道中落。 何况是安南这边,情况只会更糟糕。 失去了壮劳力的阮家,很快的除了破宅子再也没剩下多少东西。 然而这一切都是谁引起的?! 阮保长可不会忘了。 “陈老爷,你当年带着人到我家里那会儿……” 阮保长咬着牙冷冷的对着陈老爷道“怕是,没有想到今日罢!” 这样的场面不断的在安南各处上演,曾经的老爷们被哭爹喊娘的提溜出来。 随着抄家一并被没收的,还有这些个老爷们的田宅地契。 然后这些个老爷和他们的家眷、家丁们,一并被装进了囚车里。 隆隆的向着滇南开赴过去。 轰轰烈烈的安南“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足足持续了月余之久。 看得隔壁的占婆人那是心惊胆战,两股颤栗。 生怕安南的明国老爷们打顺手了,过来把他们的家也给抄了。 于是乎对大明那是越发恭敬了,特别是看着凄凄惨惨的后黎朝黎晖一家搬出了王宫。 陈朝的后裔终究是找到了,具体他是不是陈朝的子嗣后裔张小公爷不在乎。 反正这是汪直命人找来的,据说是当年陈朝的后裔。 这位看起来四十多岁老农一般的陈朝后裔,在战战兢兢的被汪直训练了一通礼仪后。 换上了装束,便带着他的新妻、儿子住进了王宫中。 李东阳这个时候也代表着大明现身了,笑吟吟的开始主持安南事务。 阮福看着整个安南被掀的底朝天,却不敢吱声。 好在答应给他的爵位,总算是给了。 “大明靖海伯”,这靖海伯的含金量可比后黎朝的强多了。 也算是稳住了阮福的心,让他老老实实的按照既定计划给大明干活儿。 官宦是不用他安抚的了,毕竟基本都给抓完了。 突然间从各地冒起的保长、甲长,阮福则是默默的签署了任命书。 整个安南也被切割成了两块,李东阳到是对张小公爷的这种切割表示满意。 只是认为其中的些许细节,还得调整一下。 比如“保靖缉事司”,由思恩伯黎廷彦主理、对大明负责。 但不能给他提拔的权利,功考亦得由其他人负责避免其以权谋私、尾大不掉。 “安民布政司”可以给靖海伯阮福来办,但同样功考亦不得让其掌控。 他们二人、两家族可以作为权臣,但绝对不能让他们一手遮天。 保靖缉事司那边的人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同时这帮人的家眷亦都被分出来。 送往了升龙放在一起,并派别院、宅子安置。 不得不说李东阳这老狐狸所思所想和其行政经验,不是张小公爷能比拟的。 老宦海自有自己处置的一套方式,礼贤下士的去安抚了一番后。 这些人就彻底的跟自己的曾经割裂了,他们将会居住在升龙。 保靖缉事司的人亦都会被重新分配调遣,他们将远离自己的故地。 且三年一调,逐步回归到升龙最终致仕。 到是李东阳对于后黎朝那位“圣宗”创立的为官65岁、为吏60岁致仕制,并给额定岁俸很感兴趣。 这一条他是保留下来了,并记录在案准备回去后在朝中提出。 “咄咄咄~~” 阳京城,新修造的一座“观海听涛楼”拔地而起。 这里亦是如今阳京最为奢华、最为热闹的一栋酒楼,而今日这里被彻底清空。 只有诸家货殖会在这里参与扑买。 “咳咳咳……诸位!诸位!今日扑买者,乃前安南王室所出物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