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郑居中-《大宋混世魔王》


    第(3/3)页

    “郑公,易安居士居青州,赵明诚在莱州,这事肯定不能在莱州解决。”

    王黼听到李清照准备离婚,也是有点吃惊。不过也仅仅是吃惊而已。李清照死活又不关他屁事。他关心的是郑居中。

    “确应如此!”郑居中微微点头。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赵明诚是莱州知州,要是李清照去莱州找衙门办离婚,那岂不是羊入虎口?必须在青州办。

    可是青州知州并不是郑居中的人。他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官场上一茬一茬的换来换去,他的班底没几个了。这也正是他被连封了三个国公的原因——荣誉头衔,站好最后一班赶紧退位。

    但是他现在毕竟没退位,还牢牢把持着枢密院。这就是他的资本。王黼也要卖他面子,否则日后别怪郑居中翻脸。

    “郑公,青州知州焦柏,想来你也清楚,他听高俅的多过听我的。”

    “王相,易安之事堂堂正正,我只担心她受委屈,被人欺负。”

    听到郑居中这样说,王黼点点头。

    这话说的明白。郑居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偏袒李清照,只是按朝廷法律办就可以。他不想为了这件事去求高俅。高俅在大宋官场几乎是一个人玩,都没人搭理他。

    郑居中求到王黼头上名正言顺,他是百官之首,青州知州也得看他脸色。而且郑居中只求一个公正,几乎和徇私不搭边,更不需要走高俅门路了——没必要欠高俅一个人情。

    “郑公,这事好说,你我之间何须客套。不过眼下有一件事,我听说梁山土匪烧了十条朝廷战船。这事你可知道?”

    “有这事?我怎么一点没听到消息呢?”郑居中装作大吃一惊。

    这事他来之前就知道了。十条战船被烧,怎么也是个大事。军事上的事归他管,他不能不知道。

    枢密院和殿前司都管军事,可是职责不同。可以说枢密院就是“县官”,殿前司是“现管”。军队名义上是枢密院管理,实际上是殿前司在带兵。

    按说没有枢密院盖印,殿前司调动不了军队。但是从赵匡胤开始,大宋的军制越来越乱,所以关系根本理不顺。这也正是大宋历代皇上乐于看到的。

    高俅借着演习的名义派出了军队,郑居中知道可是也没办法阻止。那也是殿前司的职权范围。现在船被烧了,这问题就来了。有了责任谁也跑不了。

    郑居中只能装不知道。反正高俅也没和他汇报。

    “禁军如此混乱不堪,如何能明年伐辽?我看根本就不能用兵。”王黼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最近大宋和金国达成了盟约,明年,也就是宣和四年,一起讨伐辽国。这件事对于王黼来说,不可以接受。打仗就要动刀兵,就要花钱。钱从哪里来?

    王黼是大宋的宰相,银钱的事,都是他的事。他去哪里找钱?钱都进了自己和皇上等人口袋里面了。

    不打仗最好,根本就不用再四处找钱了。

    而且这一仗肯定还是童贯带兵。打赢了,是他的功劳,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在方腊一事上,王黼和童贯已经结怨了。

    王黼一直粉饰太平,说江南没什么事,方腊不过小毛贼而已。可是童贯*裸打了他的脸。他告诉赵佶,方腊已经祸害的江南很不成样子了。这一切全是宰相的错。

    王黼由此深恨童贯。如果明年他再带兵打了胜仗,这大宋还有他王黼说话的地方吗?

    所以这一仗坚决不能打!

    可是他不能一个人反对,必须有盟友。郑居中恰好是那个合适的人选。自己和郑居中俩人,一个管政务,一个管军事,如果俩人一起反对起兵,那么赵佶也不得不考虑考虑。

    郑居中完全明白王黼的意思。他立刻点头说道:“王相所言,正和我意。若是王相有本,我定附议!”

    王黼哈哈一笑。

    这事,妥了!

    “郑公,来,看舞!这个少女时代,听说和易安居士还有点缘分,郑公切莫错过。”

    “噢?”郑居中却不知道这件事。这三活蹦乱跳的女人和李清照有什么关系?

    “这仨娘子虽然是樊楼歌伎,却是折家女婿*出来的。秦牧,郑公或许听过这个名字。”

    郑居中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他能说什么呢。他已经知道李清照是为了秦牧离婚。这事他本以为隐秘,没想到王黼早就知道了。所以特意点出了秦牧和李清照的关系。

    唉,这外甥女,真不让人省心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外甥女颠三倒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