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懒得多想,东姝进了房间,开始整理原主仅有的东西。 原主嫁过来之后,就穿着身上破破烂烂的来。 陶家的条件也不太好,攒了那么多年的钱,最后也都变成了两百块钱的彩礼,然后把原主娶回家。 原主死前,曾经听陶二伯娘在耳边笑着说:“你不知道吧,其实陶家就是看准了,你娘家不会管你,怎么样你也不会跑回娘家,所以这才娶的你,不然你以为自己值两百块钱?这个彩礼钱一出来,你家里那不要脸的爸妈,便是想来打秋风,想来闹,脸上都不好看,而且这是我们陶家村。” 说白了,陶家老大身体不好,指不定哪天就凉了,婆婆更是病歪歪的。 他们家需要一个冤大头,把四个弟妹拉扯大。 而本分老实,家里条件不好的原主,就入了他们的眼。 两百块钱的彩礼,对于八十年代末期来说,绝对不算多。 城里几百的彩礼稀松平常。 不过村里的话,还算是不错的。 条件好的,可能会有七、八百的样子,特别好的会到一千。 但是大部分人家,也就是五百左右的样子。 当然,各种家具得打,只是女方家里也得意思一下。 桃家村贫困偏远,彩礼数又要降不少,三百往上算多的,特别少的,还有一百几十的。 两百块钱,卡在中间。 不算多,但是也不少。 陶家笃定了,原主家里不要脸,钱扣下来了,东西也不会搭,以后也不敢上门来。 所以,这才盯上了原主。 原主嫁过来,除了低头干活,什么也不敢要。 身上穿的衣服,还是老婆婆的一些旧衣服改的。 柜子里的两套也是,除了这些,剩下的都是原主男人的衣服。 擦脸的也只有一小盒蛤蜊油。 东姝:??? 六十年代,蛤蜊油。 七十年代,蛤蜊油。 八十年代,蛤蜊油。 就问,论持久度,还有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