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不说,长久的不分家,矛盾肯定不会少了,以后这个家里,就是不停的争吵,打闹,撕X。 东姝并不想来了一个糟心的年代,还要糟心的生活。 而且从前原主老太太还抢着做家里的饭,做完之后,像是古代时代的厨娘似的,还要负责给家里人分饭。 因为怕女娃多吃了,所以原主自己分,儿子和孙子多吃。 儿媳妇和孙女,少吃。 一想到,自己以后要给乌秧秧一大家子人分饭,东姝便觉得,不了,不了,还是分了吧。 主要还是,原主老太太也明白,这种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终不是长久之计。 村子里,条件稍稍好一点的,家里能商量着分出来的,都分了。 不分家的,要么是像原主这样,家里的老头或是老太霸着的,要么就是没钱,分不出来。 原主老太太手里有些钱。 毕竟这些年家里的工分,还有杂七杂八的收益,手里也攒了不少。 所以,分钱给几个儿子起房子,应该还是可以分出来的。 如今这年代,起房子要不了多少钱。 树山上有,石头山上也有,最多就是弄点水泥沙子,所以起个房子真没多少钱。 而且这几个儿子儿媳妇闹着要分家,不管分多分少,他们也得受着。 除了这个,原主还可能会什么心愿呢? 东姝是不太知道,暂时也摸不准。 但是原主不是坚持不想分家,这就足够了。 这闹轰轰的一家,赶紧分出去,东姝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养养老。 一窝子的白眼狼,就算是自己的宝箱真抽到好东西,也不愿意养着他们。 想到这些,东姝又上了炕,去了垛着被子的那边,把被子移开,然后又把炕席掀开,炕席底下有一个活动的小泥块子,把这个移开,里面有一个破旧的手帕。 洗得发黄的,原本应该是白色绣着杜鹃鸟的手帕。 这里面装着原主的所有家当。 东姝清点了一番,一共是四百九十七块五角两分钱,外加一点布票。 村里人,也没别的多余的东西,一年到头,就分点粮,分点布票和棉花票。 家里孩子这么多,又有原主老太太的金孙们,所以棉花票每年都攒不下来,倒是布票能攒下来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