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各方反应(一)-《大讼师》


    第(2/3)页

    任延辉嘴角抖了抖,冲着对方笑了笑。

    等主仆二人到衙门的时候,手里已经抱了一堆的东西。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等他洗手坐下来,发现内阁里几位大人的桌案上,都堆着各式各样的水果点心。

    “任大人,您这也是半道百姓送的吧?”

    任延辉没有说话。

    “我中午过来,大家从外面往我轿子里塞。”王大人摇着头,脸上不满,可心里却隐隐觉得满足。

    谁做官的时候,都怀揣着为国为民的大志向,虽后来受过官场磨砺早已经将这些抛之脑后,但是,能得到百姓真心的感谢,对于他们而言,内心里隐隐还是自豪和满足的。

    仿佛这一世为官,倒多了一点价值出来。

    “嗯。”任延辉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

    王大人心情很不错,到自己桌案上去做事。

    内阁中热闹,别的几个衙门也是,甚至于像大理寺这样对外的衙门,百姓连门口的差役都塞了东西。

    钱羽咬了一口桃子,叹气道:“说起来,本官到现在还没有回神。”

    “桂王妃、杜九言、秦九烟……一个人?这怎么就是一个人了呢?”

    “大人,不是说了女扮男装吗?”书吏在一边添茶,“不是说早上桂王妃在大殿上穿着裙子,舌战群儒的吗?”

    钱羽颔首,“我当时也不觉得她能成,毕竟这事儿亘古没有的。”

    “可是她合情合理的说了一番后,我又改了主意。想一想,谁家都会有女孩子,就算现在不认同女孩子去考什么女科举,可是也高兴,将来她成亲,不用依赖着谁过日子。”

    “大人高兴是小高兴,您不知道,这事儿在百姓们是真高兴。昨天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心惦记着自家媳妇出去做事丢人,可是一转头,桂王妃说到了他们的女儿,他们就立刻想通了。”

    “这有权有势人家的千金闺秀,当然是不愁吃穿,可是寻常百姓家的,肯定希望女儿有个一技之长,还能读书认字识大体,不讲别的,就是有本事有头脸了,将来找夫君也能往上挑。”

    “这找个好女婿,就能回头帮衬娘家,这好处,虽不是立刻显现,可一旦日子长了,那是数都数不尽的。”

    钱羽失笑,看着书吏,“你家几个女儿?”

    “大人说笑了,小人两个女儿都已经成亲了,倒是还有三个孙女,最大的今年也有八岁了。”

    “要是能读书,束脩又不是贵的骇人,小人还真的想将她们都送去学堂呢。”

    钱羽哈哈大笑,道:“送,读书使人明理,该送!”

    书吏笑着应是。

    茶馆中,说书的先生已经在绘声绘色的说今天上午的朝辩,他自然是道听途说后,添油加醋的描述一番,但百姓不在乎这些,因为不管他编的多么的离奇,大家都是相信的。

    “杜先生就是厉害,她一开口说话,别人都插不上嘴。”

    “还叫杜先生呢?应该喊桂王妃。”

    “去、去。桂王妃是桂王妃,在我们心目中她就是杜先生,她就是鼎鼎大名的讼师杜九言。”

    “那以后怎么喊?她这出身可不低呢,你们揪着一个杜先生喊,可是把她身份弄低了。”

    “不会,不会。你不了解杜先生,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做讼师,她就喜欢做讼师。桂王妃只是因为她夫君是桂王而已,她是女子总要嫁人,嫁给桂王是桂王妃,那要是嫁给别人呢?”

    “也是哦,那还是喊杜先生。”

    大家都笑了起来,说书的先生敲桌子,“还听不听了?”

    “听,您说啊。”说话的人回了说书先生的话,又和身边的人议论起来,“这律法要是定了,你要不要让你丫头去读书?”

    “想是想啊,可是去哪里读书呢?京城大大小小的书院学堂都不少,可要是先生不收怎么办?”

    “应该不能吧,杜先生可是说了,任何书院不得拒绝收女子为学生的。”

    “那等律例公布了,咱们去问问。我家大丫头年纪大了,她闹着要出去找事情做,我打算让她出去做事,一来能补贴家用,二来,她还能挣自己嫁妆呢。”

    “想想,生个丫头也没什么不好了,她自己能挣钱能养自己,那还愁什么,也不赔钱了。”

    大家都跟着点头,想想,如果儿子和女儿唯一的区别,就是儿子娶一个回来,女儿嫁出去,那也真是没什么可难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