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张网-《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他提出增加剿饷,短期内大明增加了兵马钱粮能够打好几仗,如同垂死之人打了一针吗啡,可以使得几个月内貌似形势一片大好。
过了药效后,大明过不下去的农民会更加多,纳税人大批逃亡,大明税赋大量减少会更加虚弱。
大明财政要收到手剿饷加派的三百三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府不加收双倍以上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大地主、达官贵人不买账,加税会分摊到已经难以为继的自耕农手中。
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更多青壮年铤而走险杀官造反,流寇接下来会更加壮大。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杨嗣昌此人不识人,更加谈不上知人善用,他居然举荐大忽悠熊文灿取代皇帝已经不信任的卢象升为五省总督。
能打有担当的卢象升被明升暗降,当上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左布政使,没几日就远赴大西南任职。
承宣布政使绝对是个文官,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由此可见崇祯极度不满卢象升对待唐王的态度,再也不肯他领兵。
把卢象升放去云南担任地方官也是因为镇守云南的沐家对大明忠心耿耿,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麾下有精兵猛将。
中都、河南战场将要换上的剿寇主将之一是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吹牛者熊文灿。
此举真是害人害己,害己乃是因为熊文灿主抚,跟杨嗣昌对待流寇要强硬,宁可杀错觉不放过的方略背道而驰。
杨嗣昌不相信流寇,一定要杀之而后快,原因是当时担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老爹杨鹤采取“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策略以失败告终。
流寇都是混账王八蛋,他们欺负老实人,在被官军打得难以为继之时骗取杨鹤信任接受招抚,恢复元气后又纷纷揭竿而起,使得杨鹤因为围剿流寇不力,被崇祯下狱论死。
老爹的前车之鉴,杨嗣昌岂肯重蹈覆辙?对付流寇就是一个字“杀!”。
然而他不会用人,推荐的第一大员熊文灿就跟他唱反调。
历史上直接的恶果就是张献忠得到了喘息之机,降而复叛,使得直接十面张网计划付之东流,使得熊文灿因此被朝廷缉拿下狱最后杀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