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不管林肯怎么想的,有一点是可以共同的,那就是林肯也不希望局势更坏下去,或者说,至少要维持住目前的战线。而在中英法都撕破脸亲自下手的局势下,林肯要想继续维持强硬,继续给自己人信心,就必须不断的保持一种进攻态势,哪怕只是一个表面上的进攻态势呢,也必须做。 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保持进攻态势,肯定会付出更多的资源,但现在林肯别无选择,因为他如果不继续进攻,就失去了发动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真那样的话,就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从原先的爱国激情中清醒过来,真要是那么做,美国人就会立刻来个大转变,从原先的热烈拥护到极度厌战,真要是民心尽失,整个社会都开始厌战之后,那结果就真的不可想象了。 因为林肯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联盟国现在因为有中英法三国的帮助,力量大大增强,恐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独立自主这个基本愿望了,很可能还会随着战局的变化。进而要求获得更多,比如吞并北方,完成从南到北的统一。 这不是不可能。而是相当可能,且这样一来,那些因为反对国家分裂,却并不怎么反对蓄奴制的民主党,很可能就要转变思想,不再支持自己,而这些民主党虽然不怎么玩工厂。但大都手里有钱,所以他们要是转变态度。那对林肯等人绝对是个晴天霹雳。 从林肯的本意来说,如果南方吞并北方后,继续维持一个美国,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怕的地方就在于,联盟国是靠着中国英国还有法国的帮助才能获得优势,那么一旦他们胜利,联盟国很可能就要报答中英法三国,用什么报答呢?毫无疑问,一定是割地赔款! 只要能维持国家的统一,蓄奴制不蓄奴制,林肯并不是很看重,但如果因此而要舍弃美国的利益。那林肯是绝对不同意的。 再者说了,战争打到现在,反对蓄奴制的人与拥护蓄奴制的人早就不可调和。而北方反对蓄奴制的人其实更多,所以一旦让南方人胜利,早晚还会出问题,这也是林肯不乐意见到的。 所以说,不管为了什么,林肯都必须咬牙坚持下去。而且必须一致保持一种联邦国在进攻,南方在防守的态势才行。这样才能持续的让本国人民继续支持自己。 也正因为这样,当林肯听说波士顿被攻占之后,才会急急忙忙组织部队反攻,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不值得,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相比那些人命跟物资的损失,民心的损失,才是林肯的无法承受之重。 在这种局面下,林肯一方面派遣本杰明.巴特勒将军所带领的詹姆斯河军团去进攻波士顿,以期望收复波士顿,另一方面则派了斯克斯特.恩菲尔德的俄亥俄军团,前去支援纳什维尔,务必要顶住中国人的进攻,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收复孟菲斯。 詹姆斯河军团与俄亥俄军团一样,一开始只是有一个军的正规军做种子,然后征召大量志愿兵充斥其中,都是属于扩建的大军团。 这两个军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新兵多,经验少,但武器装备比较不错,士气也比较高,毕竟他们不想波托马克军团之类的前线部队一样,经历过那么多失败与挫折,而没有失败的部队,士气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尽管如此,斯克斯特.恩菲尔德依旧十分小心,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想过获得大胜,反而想的只是如何维持现有的局面,所以很早的时候就注重堡垒防御。 比如斯克斯特本人,就带俄亥俄军团的主力停留在史密斯兰附近,在当地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却只投入了两个军去开罗,摆明是不看好密西西比河方向的防线,反而要一心固守俄亥俄河防线。 其实他能这么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密西西比河水深河阔,水流也不急,十分有利于大船行驶,而中国的特混舰队在连续几次与美国舰队开战后,都取得了完胜的战果,这让美国舰队的底气有些不足,已经不敢继续跟中国的特混舰队正面开战了。 没有舰队帮忙,无法控制住密西西比河,那么开罗这个处在密西西比河与俄亥俄河交叉口,且地势很低的地方,就不是个良好的防御地点,面对舰炮根本就没什么还手能力,尤其是中国那种威力让人无语的爆.*炸-弹。 所以说,在开罗防守,纯粹是找死,反倒是俄亥俄河与坎伯兰河交界处的史密斯兰,地势较高,且汇合处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十分有利于缺乏舰队护卫的部队守卫。 再者说了,要支援纳什维尔,必然要走坎伯兰河,跟密西西比河关系不太大,所以斯克斯特才把俄亥俄军团主力放在史密斯兰,在更大的开罗市则只放了两个军意思意思。 实际上,以斯克斯特的本意,开罗他只想放一个师的,不过考虑到这样子太不像话,加上圣路易斯地区也要运送补给过来,必须通过开罗,所以他才放了两个军,主要是为了给别人交代。 同时,斯克斯特还给那两个军提前嘱咐过,要他们一旦发现情况不对,比如中国人大举进攻,就立刻烧掉开罗的物资,执行坚壁清野,然后全部撤退。为此,他还特意给他们准备了足够的船只,让他们可以全部及时撤退。 除了做到这些外,在这两个军的指挥官人选方面,斯克斯特也十分费心,他不是挑选那些特别英勇的刺头指挥官,而是挑那些特别听话,也不是那么勇敢的家伙来担任。 很明显,斯克斯特这是希望让他们能及时把这两个军完完整整的带回去,事后还可以让两个胆小鬼来背擅自逃脱的黑锅,总之都是他喜闻乐见的事情。 现在,开罗的这两个军果然完美贯彻了斯克斯特的嘱托,只是在城上老远看到中国舰队的影子,就赶紧集结部队,组织起了撤退。 就这样,当特混舰队的战舰抛开后面的运兵船跟补给船,突进到离开罗城只有三公里的时候,整个开罗都已经燃烧起了漫天大火,而当地守军,则已经全部乘坐快船,向东逃之夭夭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