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个孤儿,从小被百家邻居养大。 四胡县小,人也少,一条街上的人都是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着,从百年前便是邻居,感情倒是比一般的地方要来得稳定得多。 张铭桥的父亲听说是个举人,在整个县城都是极为了不得的人物了,母亲据说是外地嫁进来的。冲着这一点,他母亲在四胡县一直都被人喜爱——敢嫁进这里的姑娘,可不多。 本来家境殷实的人家因为张举人一场莫名其妙的风寒,就这么垮了。 先是男主人病逝,接着女主人承受不起这个打击,同样一病不起,偌大一个家里,就剩下了当初不过八岁的张铭桥。 家里没有余钱再请佣人,除了一个从小和张铭桥一起长大的寒生,张家大宅子里再也没有其他人。 善心的邻居们,虽然没有条件将人接到自己家中教养,但是家中做了什么好菜,都会给张铭桥送上一份;热情的大娘们,给自家小辈做衣裳的时候,也总会给张铭桥稍带上一件;年节的时候,也会请张铭桥到自己家中一起用饭。 甚至县城里头的私塾先生,都没有收张铭桥的钱,让他一直跟着自己读书——他当年极为崇拜张举人。 是以张铭桥虽然从小失去双亲,却也不曾经历过什么人间苦难,性子也是正直得很。 他从八岁到十八岁,十年的时间,唯一的目标就是参加科举,至少中个举人老爷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