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别有洞天-《大鹏赋》


    第(2/3)页

    来到木门前,冯凭看到已生锈的门闩上锁头已除。崔先生伸手到木门旁的一个石墩下拧转了几下,像是开启了机关木门嘎吱吱地自动打开,三人走了进去。

    台下是一条暗黑地道,并不狭窄可两三人并肩而行。脚下的石板路看似架在暗渠之上,从搭架的大青石板缝隙间可以看到下面的流水和污物。冯凭随他们向暗道深处走去,每隔几步便可见架在道壁上方锈迹斑斑的铜制灯台,灯台上的油灯出微弱清光。

    看来之前崔先生已经先行进入过地道了。如此的盛夏,隧道内却能感到丝丝凉意。没走多远到了一处拐角,

    崔先生在墙上有规律地轻扣几下便有一扇不易察觉的石门自动开启。他引众人进入门内的一个石室中,让廖管家和淳于诸照料冯羕和裴姻在这个石室等候。

    他和戴浩天则带着冯凭继续前行。途中冯凭看到隧道两旁有很多紧闭的石门,崔先生对这些石门看也不看径直前行。一边走一边压低了声音对戴浩天说道:“地窟道路错综复杂,但戴师父只管本着一个大旨就不会迷路。戴师父当年在仙山修道时一定研习过凌风禹步吧。”

    凌风禹步是正一派道教最初弘法时的高深功夫,以北斗七星方位为基位,以周易64卦位为变换之位。而变步原旨依据五行相生相克法则。演练纯熟后就可不假思索地按卦位快地移行换步。如果有敌人进攻追赶,只管自顾按卦序演练凌风禹步而无视强敌。只要敌方意在捉住你,那么就永远摸不到你一丝衣襟。在正一派天师张道陵创道之初,这一功法被看作上天神授,遁术的高妙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五斗仙道的展,更高深的法术层出不穷。这一道宗最初的神功渐渐退却了威力。因为凌风禹步刻意于守毫无进取之功,加上熟练掌握此术的门徒越来越多。另外破解之法也渐渐为人知晓,如果敌人不着意攻取,不按意行事,则可轻易破解凌风禹步遁术。简单说如果两方都闭眼乱撞,此功奥妙顿时失灵。

    现在道门各大门派的日常修持中,凌风禹步是最基本的筑基功法之一。戴皓天不到七岁进入道观,自小修持,自然对此功烂熟于心。

    先生继续小声说道:“在地窟中按凌风禹步的移行法则,依64卦位就位而行当无大碍。符合卦位,虽不见门亦有其门,卦位不符,虽见有门也断不可入。”

    戴皓天有些奇怪地也小声地问道:“这是你们这一支脉的密钥?凌风禹步演法道家门人以及一些旁门方士皆知关窍,这样一来你这支脉道岂不无秘密而言了吗?”

    崔先生低低的声音回答道:“戴君说的极是。不过一来若无人言明,外人很难知道我们支脉的行走规则依法禹步。另外就算知道了,也很难驾轻就熟,因为行走若要畅行如通途,关节处另有要秘。”

    二人虽小声说着话,但脚下不停,已深入地窟腹地。戴浩天有些顾虑地轻声问崔先生道:“你们的脉道是否干净,会不会和其他脉道冲突甚至被邪魔侵入.....?”

    崔先生指着东张西望的冯凭向戴浩天使了个眼色戴浩天便不再做声。

    此时的石道和石壁上处处尘土弥漫,蛛网罗布,一股一股浓重的土腥味不断窜入冯凭鼻腔内,让他感觉窒息的要死。看来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光顾了。

    崔先生拿出两枝事先准备好的火把交与戴皓天一枝。一枝自己拿在手中,另一只手抓紧冯凭胳膊。此时借助石窟上方缝隙中的光亮仍可看到脚下和周围情形。但越走视线越暗。最后终于一片漆黑。

    崔先生此时才拿出火石划着点燃火把。三人继续前行。崔先生左拐右拐,在道旁的众多石门中能轻车熟路地知道哪个门可进哪个门不能进。穿行了无数个石门,门中又有门。

    冯凭左拐右拐此时脑中已经乱作一糟全然记不清道路,心想如果无人带领自己是绝对走不出此地了。这个迷宫真是既刺激又可怕啊。

    戴皓天似乎已领悟了其中要窍,从容地跟在崔先生身后,突然来到一处,四壁光突突,无路可进。他们是从东南方位进入此门,这个情况看来,只有从来路退回了。

    崔先生停步看向戴皓天。戴皓天知他是要考教自己对禹步的理解。便向南方角落走去,用脚触击南方墙壁及角落,但未见动静。回头疑惑地望向崔先生,崔先生微微一笑,返身来到西方的角落,在墙壁上轻轻用肘一触。光秃秃的石墙上立刻吱吱哑哑开启了一扇石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