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道场(一)-《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第(3/3)页

    行礼为: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无名指根节(子纹),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梢节(午纹),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此即外呈“太极图”,内掐“子午诀”,其寓意为“抱元守一”。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环绕,同时躬身。

    叩为: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下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时着垫上,二肘尖与两个膝盖同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手背上。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如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

    如此三礼三叩毕,足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三礼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礼。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等道教节日,住观道众做祈祥、祝寿接驾道场时,方丈、监院拈香行此三礼九叩大礼。

    道士叩拜,是对太上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即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

    道士必须参加各种道场活动,衣冠整齐,虔诚祈祷。不得打闹嘻笑,要庄严从事。

    道士出家后还需“冠巾”。“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冠巾也叫“小受戒”。行冠巾礼时有数师在场,如冠巾师(高功)、度师(即恩师、师父)、拢师、引进师或引礼师等。

    斋醮科仪的礼仪很复杂,也是最讲究、最重要的。做道场时,一定要以道教常规对待。

    此时万俟阳远看着一位道长站一旁不时指挥着几位小道士正摆放着供桌,上面有摆着一些供品和香炉。此道人头顶纯阳巾,身穿法衣,脚踩道靴,显得相当庄重正式。

    万俟阳这时正了一下衣冠,便大步向着青峰道长走了过去,距离其三步距离两人双双见礼,“青峰道长有礼了!”万俟阳躬身双手作揖,对青峰道长行了一礼。

    “善哉、善哉,阳先生,贫道有礼了!”道长单手作揖一手持拂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