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民政班底-《今宋》


    第(3/3)页

    大丈夫,也只有活成这样,才算是有些滋味。

    如今,到处都在打仗,南宋初立,要想稳住江南半壁江山,赵构必须依靠武人,也舍得给有实力的将领加官进爵。想那岳飞当初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级军官,就因为能战,入了皇帝眼。一路擢拔至正一品太保、枢密院副使,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相当于后世的军委副主席。且辖十万之众,掌管着长江中游几省的军政。

    他的道路,自己不妨有样学样照抄一遍。

    当然,王慎就算有一天走到未来老丈人那一步,也不可能傻得被人家十二道金牌一招就乖乖去杭州上风波亭。岳飞就是个理想主义者,而王慎可不会像古人那样愚忠。

    他的偶像是清末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人杰,至少也要混得袁慰亭才算是一展胸中抱负。

    但比起岳飞,王慎的起点差了许多。

    岳老泰山未出道时枪棒一县无敌,武力过人,手下又有张宪、王贵等好汉。去开封留守司的时候,又得了宗择的信任,积攒了一个不错的班底。

    而王慎手头一个人才也无,只能靠一点一点招揽。

    杜束这群人正如刚才谷烈所说,上了战场都是废物,纯粹是给敌人送人头。但别忘了,那三十来人以前可都是做个地方政府文吏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些人在地方上干了一辈子,精通民政。最妙的是,他们在公务上相互配合了几十年,一但做起事了也不需要磨合。

    可以说,整个卫州的行政班底都被自己给囫囵接收了。

    日后自己若是节镇一方,这些人立即就能派上用场。否则,到时候再重新搭建一个行政系统,哪有那么容易?

    对于他们,王慎是非常重视的。

    “如果连他们都收复不了,我没有资格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

    “而且,杜束又是杜充的侄儿。但凡我王慎在战场上立了功劳,不但不用怕被上司抢了去,说不好这官还能升得快点。时间紧迫,必须在赵构稳定局势,开始排挤武人之前拿到我想要拿到的一切。”

    想起自己以前在淮西立下那么大功劳,却没有任何封赏,王慎又是痛苦又是气恼。

    看来,要想升官,还得上头有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