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在关景焕家里抄出了龙袍这等铁证,再将聚众议事的他们全部抓捕。这样,朝中自然不会有人会质疑皇上的决定。 在这样确凿的证据之下,与这些人交好的人家只会与他们切断关系。要知道,这可是谋逆大罪,绝不会有人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为他们求情。 庆隆帝想要为太子铺平道路,甚至不惜身后名声。他就只好做到尽善尽美,不要连累了皇上的一世英名。 对于庆隆帝,武正翔心头是愧疚的很。只要能周全庆隆帝的名声,什么事他都愿意去做。 那龙袍冠冕确实是关景焕所做,只是武正翔设法从他的府上抄出来,倒也不算刻意冤枉了他。 关景焕的不臣之心,庆隆帝早有察觉。铲除了这颗毒瘤,朝堂方能太平。 看着眼前的人一个个的从他眼前走过,晋南候经过时,飞快的抬头,与武正翔交流了一个眼神。 武正翔朝他微微颔首,他便低垂着头缓步跟上。 …… 关景焕谋反一案,震惊朝野。 庆隆帝降下雷霆之怒,关家满门抄斩,所有财物、产业充入内侍省。皇上仁慈,只诛杀关景焕一脉,不诛连其他族人。 在菜市口,关家老老少少一百多口人,血流成河。因为一个人的野心,付出了血的代价。 关景焕最后一个斩首,也不知道他看见家人一个个死去,心中也没有丝毫后悔? 关家有身契的下人奴仆,也属于有价值的财物。被内侍省挑拣一番,年轻力壮的充入掖庭效力,其余老幼尽皆发卖,所得银两充入内库。 顾尚书私自收受废太子财物,罔顾律法,判徒三千里之刑,永不录用。所有所受贿赂的银钱,全部充入内库。 顾家在一片愁云惨雾,被骁骑卫抄了家。内侍省派出了管事太监在一旁紧紧盯着,抬了整箱整箱的金银珠宝出来。 看得京中人人咋舌,想不到看起来克己奉公的顾尚书,既然是一头如此贪婪的豺狼! 这背后的功臣,自然就是汪乐裕了。是他提供了顾尚书和太子勾连的罪证,还有在其他案件上收受的贿赂。 失去了官位,又没了银钱。顾家一下子从京中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跌回成普通人户。遣散了大批奴仆,关起门来熬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