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冰封勇士-《盗墓诡事》
第(2/3)页
在这么多年间,始终都没有出现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条传播通道。所以亚洲与美洲岩画“不同源”的理论渐渐的占据主导地位。
甚至有些分存于亚欧两地,明显风格完全一致的岩画构图要素,被某些专家说成是纯属巧合。
除此之外,岩画传播带在美洲大6自北向南传播的观点也几乎被推翻。众多的学者认为关于美洲的岩画,反而是由温暖的南方沿海,向着北方沿海传播的。
因为只有这样的假设,才能将这些岩画的类型风格和什么的美洲玛雅文明联系在一起。
宋教授从还在国内的时候开始,便已经醉心与岩画的研究。来到哈佛大学以后,更是浸淫多年,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在他看来,横贯亚美两地的岩画传播通道是一种必然。但如果不是通过白令海峡,当时的居民又是怎样迁徙的呢?
偶然的机缘之下,宋教授摊在桌上的世界地图滑落在地,生了比较严重的褶皱。
地图上面用笔勾勒出来的那条连接白令海峡的半圆弧线,生了弯折。
宋教授心中一动:是啊,为什么自己要始终围绕这个半圆通道进行思考呢?有没有可能自己最初的设想就偏离了轨迹,当时的居民是通过别的通道进行的迁徙的呢?
将地图重新整理好之后,宋教授现了这样一件事情:之所以先前所有的设定都集中在白领海峡之上,是因为那里是亚洲和美洲之间距离最短的点。
在白令海峡的南部,也就是环太平洋区域最北端的这块范围之内。海域之中,星罗密布着不少袖珍岛屿。
这片海域的总体宽度虽然远远的大过白令海峡,但是归结到每座小岛之间,却远远没有那么远的距离。而这样分段的较短航海行程,也许是当时的原始居民可以完成了。
想到了这样的观点,宋教授异常兴奋。
现在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前往这些太平洋区域最北部的海岛上去搜集有力的证据。
如果那些海岛上面也有同类似的岩画出现,则可以让所有认为两洲岩画“不同源”的专家学者闭嘴。
然而,取证工作并非那么容易便可以顺利进行。
前往那些小岛的取证考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很多小岛目前无人居住,也没有通航条件,只能通过直升飞机前往。
至于岛上有什么样子的危险,根本无从预料。
宋教授当时做的事情也和其他人一样,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希望获得资金和设备方面的援助。
而很快的,支持宋教授的人就出现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为器重的学生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无条件的支持自己导师的工作,并且由他背后的豪门家庭出资,租用了两架最新型号的直升飞机。专门打上哈佛大学岩画考古研究专用的英文标识,供此次考古活动使用。
海上的气候千变万化,开始的时候,岩画考古工作并不顺利,并且毫无现。
直到寻找到第十九个岛屿的时候,才由宋教授的助手威廉姆斯在海面以下半米左右的地方,找到了石刻岩画的踪迹。
这一现让整个考察团队兴奋了很久的时间。因为虽然岩画出现在了海面之下,但是几千年的时间里面,海平面确实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