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责罚郑卫-《三国之骑兵天下》


    第(2/3)页

    “呵呵,统领大人真是高见。照统领大人这么说,只要是消灭了张角,黄巾之乱即刻可平。可是平定黄巾之乱以后,天下就太平了吗?”

    王允见杨林说了半天,竟然把黄巾之乱的责任推到老天爷的身上去了,不知道他是真是怪老天爷,还是有意回避这个敏感话题。不管怎么说,今天一定要杨林在宦官和朝臣之间作出选择。

    杨林当然明白王允的用意,他知道自己现在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王允看重自己的,无非是强悍的武力,他这是想把自己拉进他的阵营。如果自己站在太监一边,或者是表现出圆滑,肯定会让王允和这帮文士们瞧不起,不如顺着自己的话题说下去。

    “现在的农业生产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以一旦遇到大的天灾,仍然会有人起来鼓动闹事。就是消灭了张角,还会有李角、王角,只要天下还有饿死的流民,天下不会有绝对的太平。”

    “哦……”

    王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在他的世界观里,只要君王有德,大臣们勤政,天下就会太平。反之,君王失德,大臣们怠政,天下才会动荡。而君王失德,往往是那些太监、或者是奸臣所误,只要是清除了这些太监、奸臣,天下又回重归太平。

    “照统领大人这么说,那天下将永无宁日啰?”

    杨林摇了摇头,脸色和心情一样沉重。这就是认识的差距。王允所要的太平,是要天下百姓当牛作马,忍饥挨饿,无条件的服从朝廷的统治。而杨林的意思,恰恰与此相反。

    “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必需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衣物,让天下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还会起来闹事吗?”

    直到这时,王允才认真思考杨林说的话,觉得杨林说得很有道理。开始他还怀疑杨林是在回避指责太监,不敢得罪太监,现在看来,杨林还真的是这个想法,不由得好奇起来。

    “统领大人,如何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呢?”

    杨林这时才露出了一丝笑意,终于把王允的话题扭转过来了。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不是农业专家,但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多少也知道一些,忽悠这样古代人应该没有问题。

    “这就要动员全国的力量,大家都来开动脑筋想办法。比如兴修水利,选育良种,改革农具,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等等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大力培养医生,防御疾病和瘟疫。”

    在场的人鸦雀无声地看着杨林,连王允的脸上也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他实在是弄不明白,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将,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大脑里,所谓有才,要么象孔融那样,会填诗写赋,要么象张良那样,安邦定国平天下,有谁会去操心种田的事?

    “统领大人真是个有心人啊,怪不得你要那么多俘虏,原来你是想借此安置这些流民,防止他们再起祸端。真是令人佩服,本官一定支持你,你要的乡勇和粮草如数给你,另外我决定还送你五万担粮草,奖励参加剿灭彭脱的将士。”

    “谢过王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