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闲聊突觉,现黑线-《滴血瞳》


    第(2/3)页

    她在打水冲洗大树上的污泥时,现树上有一个洞,里面有4尊铜铸佛像和1尊石神像。那尊神像站立着,一手握大棒,一手执法螺,头上挽着髻。

    她和邻居们纷纷都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便将佛像和神像恭恭敬敬地迎回奔家中,盖了一座小棚,暂时供奉起来。

    接着,敦奔又号召邻居们把她家西面的一座小山加高,将戈基树锯成柱子,在山顶建起一座寺庙,把4尊铜佛像供在庙里。

    把石神像供在东山脚下的一个座位上。

    并请僧侣来住在西山脚下。这座寺庙,人们称之为“敦奔山寺”(瓦普农敦奔),如今称为塔仔山(瓦普农)。那个村庄,就称为“金边”(普农奔)。

    金边市就是在这个村庄的基础上展起来的。今天的塔仔山上建有佛塔和寺庙,上山的入口处有两个石刻的七头蛇神及怪鸟、狮子、佛像等。

    那里是金边市的制高点,登上山颠可以俯瞰整个金边。

    在柬埔寨历史上,曾经两次定都金边。1431年,由于不堪忍受暹罗(今泰国)的侵犯,高棉王国蓬黑阿?亚特国王放弃了都城吴哥,到斯雷索秋省的巴山建立王宫。

    巴山地势低洼,常遭洪水侵袭。因此,1434年,蓬黑阿?亚特国王离开巴山王宫,到金边建都。迁都金边后,蓬黑阿?亚特国王进行了许多建设,修筑了王宫,加高了塔仔山,建造了6座佛寺,填平了低地,开挖了运河,使金边城初具规模,为后来金边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王室的分裂,至1497年,当时的国王又迁出了金边。其后37o年内,柬埔寨的都几经变动,直到1867年,诺罗敦国王才再次迁都金边。

    金边有6座古佛寺和许多后来修建的佛寺,这些**肃穆的庙宇使金边成为柬埔寨的佛教中心。位于王宫北面约2oo米处洞里萨河边的乌那隆寺,是金边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寺院。它是柬埔寨佛教摩哈尼伽派僧王主持的佛寺。

    该寺建于1443年,至今已近56o余年的历史。寺内有金边最大的佛塔,并有5座稍小的佛塔环绕四周。189o年,当时的住持典僧王从斯里兰卡迎来佛祖释迦牟尼的一捧骨灰供奉于大佛塔内。后来,许多达官贵人也在此寺内修建骨灰塔,存放骨灰,逐渐在大佛塔周围形成林立的骨灰塔群。

    听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柬埔寨估计也那泰国一样,全民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都信奉佛教吧,想到这里,我便问米恩,“你们这边信奉的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

    听到我这么问,米恩还转头有些微微地吃惊地看着我,“您还懂这个,这个算是有关于佛教专业型地问题了……”

    他轻笑着回答说,在柬埔寨信奉的也是小乘佛教,所以这里的民风倒是还不错,大家为人也都颇为和善。想到这里,我又问了一句,“那你知道珈蓝寺这个寺庙吗?”

    听到我这么说,这米恩也喃喃地重复了几句,似乎正在思考,最后说了一句,“哦,我响起来了,有这个寺庙,而且这寺庙的莫特.洛克恩法师,还在金边是一个比较有声望的人,并且周遭的信众也比较多,那寺庙也比较多人去,你们初来乍到,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个寺庙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