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末将遵命。” “其他人等,各自约束所辖兵马,凡有践踏庄稼,奸淫掳掠者,斩!现在,各自回营。明早四更做饭,五更出,不得有误。” “喏!” 各个将领快步走出中军大账,带着各自的亲兵飞驰而去,一时间。铁蹄铮争,风雷闷响,各营各寨开始紧张地准备着。 第二天一早,徐州城外金鼓齐鸣,万马齐啸,人声如潮,十万大军迅起营拔寨。浩浩荡荡向商丘杀去。北伐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凤阳,霍胜、李辰所部三万人马,同日越过淮河,向北推进。 在寿州,李过、向连城、侯昌同样是三万大军。越过八公山,与霍胜所部互相响应,兵指亳州。 *** 有明一代,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会”。 大秦攻取徐州之后,淮安不再受到清军直接威胁,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又迅繁荣起来; 其中因淮安以东的沿海州县,是淮盐的产地,大秦已经在淮安重新设置了盐运使衙门。盐业生产先得到了恢复,进一步带动了淮安的繁荣。 这一次秦牧御驾驻趾于淮安,也正是因为淮安的枢纽位置; 运河边的勺湖园,本是园林楼阁,风景如画的清雅之地,此刻已经被禁卫团团守住,禁止闲人靠近,园前则是兵马交驰,信使频至,一派繁忙。 内阁之中,除了路振飞留守金陵之外,司马安与李源都跟着到了淮安,另外六部的侍郎,都察院、大理寺、太仆寺等,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官员随驾。 可以说,大秦的中枢决策机构都暂时搬到淮安来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北代,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按秦牧的要求,打下一个地方,就要迅接手治理,安抚百姓,赈济难民,恢复秩序。 实际上就一个城市来说,战争主要是城墙、城门的争夺,战时对城市内部的破坏不大。对城市破坏最大的是战后的那种无序状态; 军队要集中精力对付敌人,而且军方多是些大老粗,不适合用于恢复秩序。那就需要文官迅接手恢复秩序,避免战后出现长久的无序状态,导致地方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第一场战斗还未打响,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前院的大堂里,户部右侍郎杨说道:“秦王,镇江尚有三万石军粮没法启运,粮船不够用,需要征用民间商船才行。” 秦牧问道:“需要征用多少船只?” “至少要征用两百艘。” 官方要征要大量征用民间物资,需要秦牧朱批才行,秦牧迅在杨递上来的奏表上批朱,然后问道:“如今各地粮价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