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道德风气(2/2)-《汉帝系统》
第(2/3)页
各县官吏开始下乡收粮,诸夏开始在国内设立保护价,鼓励商贾购买本土粮食,一些商贾认为价格太贵,会让他成本提升,本着多赚些利益的想法,他们前往汶国购粮。
然而,当他们抵达汶国时,却赫然现,此地粮价居然比汉国还要贵,但市面上,粮食依旧一石难求,八月可是丰收之月,不是最难熬的冬天,往年这个时候,粮价低的一塌糊涂的好吧!
就在这时,这些商贾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价格最便宜的米铺,却得知,这个商铺是专门为身在汶国的汉人服务的商铺,以国内价格加上一成运输费,每季每人可以购买的粮食是固定的。
这些商贾只能悻悻而回,在汉国本土收购粮食,甚至从汉国购进粮食,然后在运去汶国卖掉。
而粮食建立保护价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大部分农民得到了大量钱财,当然,这种收益比起商人来说还是不值一提,但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
当然,农民有了钱,会先存起来,精打细算,偶尔看着孩子实在眼馋,才给他们买点零食。
而于此同时,大量士子涌入汉县,一时之间,整个汉县,充斥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面貌,比起上一次第一次科举,第二次,这些士子就收敛许多,没有再出现脑残之徒,就算对这些农民也是礼遇有加,谦和之姿。
原因还是当初诸夏设计的加分减分,生怕诸夏又设置出什么隐藏,因为自己一时不当言辞举止而受到扣分。整个汉县一时之间,到处都是谦谦君子的做派。
不管这是不是真情实意,但是至少做了表面功夫,不像后世部分人,甚至连表面功夫都烂的做。至少因为诸夏的一些意外举动,使整个汉县的治安水平达到顶尖。
一些小偷小摸,立刻会被群情激奋的士子拿下,其中部分人,一开始为了分数,但不知为什么,在听到那一声声的感谢后,心里生出了一种不知名的滋味。
第一次,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感激。
这种感觉真好!
抱着这样的念头,这部分人不再为了分数而帮助,而是享受帮助别人的感觉,一种被认同的感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