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卫生运动4-《明末球长》


    第(2/3)页

    一次大规模的行刑可以震慑人心,当然了,按照本意,其实走后世那种比较斯文的秘密处决更好。

    一次杀死一个贪官或者外族探子,会让一个儒生公知哀嚎的如同死了爹一样哭泣,一次杀死十个,他们会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哪怕你客观上保护了他,一次杀死一百个,他们会开始在满大街嚎叫为什么不能对这些有普世价值的贪官和外族探子好一些。

    但如果一次杀死一千个,这些儒生公知的嘴脸马上就会转换过来。

    因为杀一个人,属于精准杀人,不会波及到你,杀十个,属于团伙,杀一百个,属于大扫除,但杀一千个,人家就绝对不介意多杀你一个。

    这些公开行刑只有一百人的死刑,却是将帝都城里能找来的儒生都找来了,这本就是给他们看的,说杀鸡给猴看有些过了,但敌意绝对是妥妥的。

    “当年,政府说了自己的难处,经费必须用来发展理工科,造原子弹,大学向理工科倾斜,改变原本90%都是文科生的境地,而且那些文科生,也都是血的级别很低的重复性学科,根本没用啊,但那群人嘴脸如何?这些人,本身就已经是中国的肿瘤,癌细胞,你看着他们多温和,其实就是一点点将中国的希望湮灭。”

    “所以要让这些癌细胞,自己知难而退最好。”

    “龚鼎孳、冯铨、陈名夏等百人,卖国求荣,乃民族败类,罪行累累,以长老会与人民的名义,现在决定天下百姓的面前实施极刑,他们的所作所为,必须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绞刑台很快被搭建起来。

    当人带有身份属性,荣誉更容易体现,例如骑士精神,武将荣誉,文人气节等,春秋贵族阶层多少带些荣誉感,也就是还要点脸,如果不知所为,败坏名声,会降低影响力。

    随着科举制度出现,门阀制度被打破,官场逐渐泛平民化,士族阶层逐渐瓦解,同时为官者也逐渐缺少士族的荣誉感。

    简单来说,通过科举,一个平民做了官或者将,他的地位就不同了,从被压迫那个变成施压那个,可当他掉下来了后,子孙又不一定能上得去,又变回原来的底层,那可不乐意,必须谋取利益。科举制提供阶层流通的渠道,上去了的谁想下来?腐败阶层逐渐壮大,变成一个个腐朽集团,制度越是被蛀空,越是变本加厉。

    这也是所有的魂穿为崇祯皇帝的人的难题。

    你给再大的好处,只要你敢搞任何旨在提升除了士人地位的什么皇家科学院的一类玩意儿,马上遭到的命运,就是皇家科学院里的匠人被屠杀,你被喝凉水热死,坐船溺死,别无他选。

    而你想依靠儒生阶级,那么你的任何命令都会被另类解释,变成方便儒生们掠夺民财的借口。

    这个问题属于中国所有的统治者,也属于长老会。

    帝都日报大力宣传,百姓们对审判汉奸的事情议论纷纷,大多是痛骂和解气。

    死牢。

    三份丰盛的食物被送到龚鼎孳、冯铨、陈名夏三人面前。

    此刻,三人身穿囚衣,散发遮面,非常狼狈。

    几天来,先是被灌入药物,迷迷糊糊,然后不许睡觉,必须念出早已准备好的稿子,才许睡觉,原本极力反抗不念,但在科学面前,谁能反抗?

    看到这三份如此丰盛的食物,半只炸鸡、一条海鱼,还有酒,三人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下场,龚鼎孳毫不犹豫的抓起炸鸡率先大吃起来,冯铨和陈名夏随后也毫不示弱,同样开始大吃,三人边吃边流泪,悔不当初,毫无疑问,这定然是他们的最后一顿了。

    死也要当一个饱死鬼,这是三人当前唯一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