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大逃亡-《明末球长》


    第(2/3)页

      不过,这个民族也是多灾多难,自己不争气也是主因之一,而现在,就得是樊拯拯先从里面挑选自己未来几年最大的一笔资产了。

      没错,一半是从印度来的,一半是从东南亚来的,这些贴心到惊人的商人,在大体套出未来中国可能进口的数量,以及其利润后,全都兴奋的跳脚,真有这样的好事儿,谁还做别的生意啊,一个月就可以从巴达维亚到香港跑两趟,一个船队一次赚一两万两银子的话,那该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因此,努力学着官话的托马斯对樊拯拯当真是百般讨好。

      “这位尊敬的先生,我重点推荐您使用来自苏拉特的首陀罗人,他们温顺听话,而且非常善于在种植园干活儿,当然了,来自东南亚的也不错,而且都是非常年轻强壮者,您的种植园可以好好使用。”

      为了向樊拯拯证明,还将一个熏黑的家伙的牙口打开,给他看过来。

      这个时代没有骨龄密度检测,对于人种学的研究几乎为零,因此看牙齿就成了贩子们必然学习的知识。

      当然了,樊拯拯几乎被熏晕了,他虽然也是苦出身,但到底是生在有秩序的北方,最近两年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上升,鬼知道那两位王姓长老如何想的,兄弟两个一起共享一个女人,好在只是情妇,几个对此不满的长老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但绝对是下不为例的事情。

      不过樊拯拯的生活水平绝对不低,牙膏用的是最新的,手表用的是机械的,就连墨镜都准备了一副,自然也就有些经不起风雨了。

      好在也有托马斯帮忙,樊拯拯挑选了一百个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种植园“劳工”,托马斯办事贴心,还提供了烙铁印记服务,这都是要在官府报备,如果跑了,而被其他人收留,那人是有义务还给樊拯拯,当然也是可以得到点好处费的,毕竟大家都有可能逃跑吧。

      还有其他服务,也是非常贴心,而樊拯拯的家人也都装备上了单发火枪,每个人配发十发子弹,押着人就开始回种植园了。

      工程自然是开工了。

      首先是住房,身在越南暂时就不要考虑钢筋水泥,砖瓦亮堂的房屋了,而是这种标准的双层竹子房屋,只要屋子足够大,足够通风,倒也足够凉爽。

      而且为了防备蛇虫鼠蚁,自然是先在四处洒药后,用无数根柱子将竹屋和地面隔开,起码有个距离。

      由于地方大,所以屋子也可以敞亮的很,整个居住地是建立在一块不小的岩石层上面,起码还没有什么雨水问题。

      这些劳工被分为了十个小组,他们不需要学习什么语言,只需要听着简单的命令干活就好,“干活”“休息”“吃饭”都是非常简单的,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对他们还是足够珍惜的。

      十个小组有砍树的,有火烧灌木的,有搭好房屋的,在这里就发现了这种模式的缺陷,低级,这些人全都普遍没见识还胆小,胆子大的早就造反被砍死了。

      樊拯拯一开始还是干看着,但后来发现不行,因此就领着十个劳工,一起动手开荒,使用砍刀,砍掉蔓藤,使用斧头,砍掉较小的木头,使用锯子,锯掉较大的树木,木头往往在砍伐前,先派人上树,系上绳子,砍上一定程度,就试着把树木拉倒。

      这个过程中,他的手上起了水泡,劳动的强度非常大,第一天做下来,大家的手累得都抬不起,但他想起了一些什么,却是咬咬牙,第二天顶着疼痛继续奋斗。

      到底是多少代的农家汉,也许最开始还不熟悉,但是多忙碌一下,身子骨就顶得住,从帝都带来的猪油配上米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补充食物了。

      工作渐渐也有了起色,虽然由于越南同时有过百的种植园开工,而那些一无所有出来打拼的汉子事实上劳动效率不低,而大家一起卖木头,导致售价下降,不过李达康亲自过问后,所得的收入还是足够养活这些人的支出了,甚至还有富余。

      按照农场要分散经营,对冲风险的要求,第一个选种的是甘蔗,其次才是咖啡和香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