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郑准来访-《明末球长》


    第(2/3)页

    木容山却不接这个话头,说道:“说真的,这方面的事情,我对郑志文公子说啦,我是不管的,你问我多少钱,我怎么知道,不是说了吗,去北方工业集团嘛。”

    郑准皱了皱眉,说道:“小国穷困,只怕没有多少金银,还请公子帮忙美言几句。”

    这些小国历来对付中国的招数,不过是谦卑说几句好听的,那些大权在握的人,反正国家也不是他的,自然乐得用国家的钱财,收买外国人的好处。

    这是一个顽疾,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可能没有利益纠葛,而判断权衡的时候,又不可能公开讨论,于是权力就开始集中在几个人手里。

    这种权力很可怕,而私相授受被卖掉,几乎可以以最隐蔽的方式卖掉,而不被人所发觉,毕竟,以国家的力量“公共”一个人,可以说简单至极。

    观整个大明朝时代的外交政策,当真是一塌糊涂,鸡毛鸭血,本质上既有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懒政的缘故,同时,投入产出比之下,这些小国也愿意用不大的,起码是在这些小国看来不大的代价,去公共这些高官。

    可以说,越南各种招数用尽,甚至在喊出了,木棉花盛开的地方,就是越南的土地的话语后,那些高官依然毫无警觉,用日拱一卒的招数,也就是今天将界碑挪腾一点,明天将界碑挪腾一点的招数,占据土地。

    他打的主意自然很简单,如果可以让中国“赏赐”一番军火,哪怕说几句好话,或者贿赂一下这个纨绔子弟,那算什么?

    木容山几乎一瞬间就懂了,因为在出门之前,早有人帮他进行过思想培训,知道这些小国如何对付他们,无非是先扮可怜,然后装凶狠,不给钱就是看不起他,几套手法之下,官员做事,难道不用成本?

    一个挑起边患战事的官员,自然不会让上司喜欢,而在日拱一卒的策略下,为了让人家“满意”,对一个官僚来说,如何做?

    还不是牺牲屁民利益,安抚外患,至于他们这些流官,做完了这一任,拍拍屁股走人,烂摊子,贪婪的邻国就留给下一任倒霉蛋了。

    这可以说是外交立场上最大的难点,哪怕后世如日中天的美利坚也为此吃瘪多多,因为人家没有做别的,只不过是日拱一卒而已,如果抢夺你的城市,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只是一条水渠,几块石头,那为此发动战事,是不是就过了?后方,自然有东林党的官员进行攻讦造谣,最终,维护大明朝利益的官员肯定都做不下去,而维护官僚们利益的家伙们却可以上位。

    这也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周围的富庶地带都已经拿下,对于其他穷鬼们,哪怕打下来,也是得不偿失啊,如果北朝没有那么多的山地,有几位皇帝在任,也早就拿下了也是。

    因此,郑准见到中国官僚,第一个想法就是说几句好听的,看能不能勒索出钱财来,反正钱又不是他们的,打着“睦邻友好”,“彰显大国气度”的名义,全都花出去,也不能有人说什么,不然的话,一个小气的罪名就可以直接扔过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自宋以降,事务性官员,也就是每日处理各种实际工作的技术官僚越来越低下,而以各种用人心斗心眼的人开始上位,官吏官吏,厚黑学官场学越来越吃香,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了。

    不过,郑准虽然吃了个瘪,大明的官员居然有敢于不跪舔越南的,实在让他愤怒,不过想到,此人据说不就是刚刚造反,灭了大明,朝廷新贵,不晓得规矩,也难见怪啊。

    哼哼,等到日子久了,看准机会,先统一越南,之后,就慢慢朝北蚕食,历来都是越南君臣的梦想,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命令军人装作老百姓,起衅边疆,之后就去告状,那朝廷里的东林党自然心知肚明,给了好处安抚了洋大人后,自然是要承接对洋大人侍奉不足的人了。

    这就和上学时候,总有一个喜欢欺负人的人,故意撞倒你后,大声嚷嚷你撞到他,而开始打人,等到老师来了,所谓老师,自然是事情越少越好,对于惹事学生,自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打五十大板,久而久之,自然无人与那混混殴打。

    心理学,人心,就是这么奇妙,郑准还在想着,如何教导新朝廷乖巧呢,不过,对于木容山来说,却是毫无作用,他早就被打过预防针,知道与东林党的书生认为的,外国都是蛮荒无知之所不同,外国人能跑到中国来的,哪个不是人精?哪怕是被嘲讽的的黑人,也知道下飞机后,看见个女人就大喊,你要不要学英语,我们去那边开房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