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望江赋-《首席国士》


    第(3/3)页

    瞿溪低低的“嗯”了一声,却也不迈步走向雅间,而是站在那里不言不语,似乎是在专门等着薛诗涵。

    云岚也顾不上那许多,步履匆匆的回转,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一位身穿鹅黄色棉袄,眼里闪烁着慧光的女子走了进来。在这女子身后,左边是凌天兆凌公子,这人以前是望江楼的常客,云岚自是认得;至于她右手边那位,虽没见过面,但是从通报中也能知道,那便是素有清风书院无冕才子之称的石朗,石公子。

    那穿着鹅黄色长衫的女子自然就是薛诗涵,进门之后她倒是没有着急上楼,指挥着身后跟着的四个小厮,将一座挂着红绸带的石碑在门口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放,有不少好事的才子纷纷看去,念出了声音:“望江赋:日月新更,文风布暖,奇星朗照,江陵焕然。于是丘山望江并合提升,江滨崛起望江戏苑。”

    “环望青山右拥,碧波水宽北绕,一楼一台一中心,隆盛通九州;俯仰之间,感造化钟灵,叹先生之光,惟愿望江传颂风美德,道义先鞭,跨越向前,以兴盛大颂文化为己任,此乃文人嘱托,百姓召唤,圣上期待!”

    “千里之行,始于足,驹光逝水,奄忽华年。要自尊自强,琢玉成器,使世纪星月,倍加璀璨!”

    这望江赋篇幅虽然不长,但却涵盖了极多的内容,首段说的是望江楼重新建立的因由,其中的“奇星”采用了“七星”的同音,隐含指的是秦百川,意思是自秦百川出现之后,这望江楼焕发了勃勃生机,并且希望将这生机蔓延到整个江陵。

    第二段主要阐述的是望江楼的景色,或许是因为清风书院无人实地观测过,因此简略的一笔带过,承接而来的便是作者站在清风书院的角度,感慨秦先生有这样的手段,希望望江楼能与传统意义上的青楼有所区别,能多做一些传播文风的事情。

    最后一段勉强算是赋的作者对望江楼提出的美好期待,就是希望不管如何,望江楼都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整个行业做出表率。在大颂,赋的用词相对华丽,朗朗上口,一众读书人念出声音之后,即便那些听不懂的贩夫走卒也忍不住击掌赞叹。

    当众人都在揣度这首望江赋到底是何人所做的时候,有眼尖的人发现,落款处并无署名,只有一个清风书院的大印,在大印的最方写着苍劲的两行小字。

    第一行:清风书院全体恭贺望江崛起!

    第二行:院士,方子长!

    我勒个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