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海盗-《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第(2/3)页

      先不说,白龙军的士卒体力能不能撑住,就是他们手里的弹药,估计都直接会被消耗殆尽。

      要知道,此时的白龙军算是一直半热兵器半冷兵器集合的军队,对于火器依仗太大。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如果失去了火器,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白龙军还真敌不过鞑子兵。

      李子霄没有膨胀,也没有骄傲,他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手下将领商议。

      一开始,李子霄手下心腹将领,例如周大柱,罗超,刘重等人,刚刚得知李子霄这个计划时,也是被吓了一大跳。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激动,他们要是真能杀到鞑子腹地,即便是打不下盛京,只是在盛京城下逛一圈,都是对鞑子嚣张气焰极大的打击。

      那样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洪承畴指挥的明军,在松锦一带的压力。

      这一计划,危险大,但如果成功,收益也会最大,到那时候他们白龙军会真正是要名震天下了。

      最后,李子霄和手下心腹将领一谋划,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一战,他们至少需要三万人的部队,才有成功的把握。

      到时候,需要人带兵千里突击进鞑子腹地,也需要人带兵留下阻击鞑子的回援部队,更需要有人守住他们的退路。

      如此一来,李子霄就需要,从江北再调两万城防军过来,好在这些城防军,经过这一年的筛选,训练,早已经脱胎换骨,可堪一用。

      除了士卒,李子霄还需要想耽罗岛运输海量的物资,包括粮草,弹药,军械,战马等等,准备必须充足。

      如此一来,也就注定,李子霄接下来几个月内,他都要待在耽罗岛上,静待时机。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上旬,陆远和洪生轮流率领两支水军舰队,护送来往于江北和耽罗岛的运输船只。

      这也幸好,郑芝龙的第三批船只,也在几日前交付,这次郑芝龙是直接派人在黄海上交接的船只。

      郑芝龙也收到海上情报,知道这段时间内,李子霄一直再往耽罗岛运输兵员和物资。

      这样郑芝龙松了一口气,间接证明了当初李子霄的说法,他购进海船,组建舰队,确实是为了对付北方的鞑子,而不是和郑家争夺海上霸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