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南下-《权驭大明》


    第(2/3)页

    其中,以闯宫案的两大领袖而言,杨涟以礼科左给事中升为兵科都给事中,加衔礼部右侍郎,左光斗的官职虽然没有变动但加衔太子少保,一时荣光无限。

    可李宏宇很清楚,无论东林党人如何粉饰闯宫一案,都无法摆脱对皇权的冒犯,试想一下年轻的天启皇帝被东林党人抢出后宫时的心境,就知道天启皇帝心中已然对东林党有所芥蒂,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种犹如谋逆的举动。

    不过,由于东林党举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的大旗,并且拥立了天启帝登基和亲政,虽然不合法理但却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再加上天启皇帝从小对东林党好感,此时天启帝还是愿意相信东林党一心为公。

    但是事情的结局如何李宏宇已然清楚,君权和臣权永远都是对立的,当臣权足够强大的时候,难道指望着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对君权恭敬有加?

    否则的话,朝堂上哪里还会有派系争斗的乱局生,归根结底还是各派的利益之争,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难道齐楚浙三党的政治主张就不如东林党?

    很显然,为了各自的利益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还会在京城进行生死攸关的博弈,不过这一切已经跟李宏宇没什么关系,天启帝大婚后他就要启程南下开始经营海关司。

    届时与李宏宇一同南下的人还有驸马冉兴让,冉兴让身为海关司司关将坐镇扬州的海关司总衙,由于李宏宇要时常在外奔波,这样的话也不至于使得海关司群龙无。

    与李宏宇相比,踌躇满志的冉兴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扬州履任,准备在海关司大展拳脚,那个有名无实的驸马爷他可是当够了。

    李宏宇本想天启皇帝大婚后就启程南下,不过天启皇帝并不愿意让李宏宇离开,在他看来李宏宇是他最为信赖同时也最有能力的臣子。

    故而,冉兴让在天启帝大婚之后先行一步,动身赶往了扬州,如今扬州的海关司总衙已经筹建完毕需要有主官坐镇,因此在京城一身轻闲的冉兴让就向天启帝辞行,前去安抚海关司的局面。

    如果不是李宏宇奉了万历皇帝的诏令去经营海关司,并且海关司事关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天启帝真的不愿意放走李宏宇,朝堂上纷繁的事务令他有些应接不暇。

    于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在京城多留了两个月的李宏宇终于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乘船赶往扬州城。

    李宏宇的这次南下比上一次规格可要高的多,上一次李宏宇的身份不过是翰林编撰而已,可这一次不仅是翰林编撰,还是左春坊大学士兼太子少师,大明不折不扣的托孤辅臣。

    因此,这次沿河两岸的文武官员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在码头上迎候,李宏宇年纪轻轻就得以身居高位,他日成就自然不可限量,大家自然要上杆子巴结为以后谋出路。

    李宏宇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行事,根本就没有下船,在船上接见了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虽然他并不喜欢沿途地方官的这种劳师动众的供应,但迎来送往是官场上的一种礼节他对此无能为力唯有接受。

    至于李宏宇只见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这既是官场上的一种规则,同时也是为了保密身份。

    官场上等级森严,有“官大一级压死人”之说,故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岂是下级官员想见就能见得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