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注定不是结局的结案-《权驭大明》
第(2/3)页
据记载,慈圣皇太后一直住在乾清宫里辅佐万历皇帝,直至万历六年万历皇帝大婚才迁至慈宁宫,陪伴万历皇帝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
可惜的是,李太后不是天启皇帝的生母,又不像慈圣皇太后那样在朝中拥有自己的势力,故而轻而易举地就被从乾清宫赶走。
尤为离谱的一件事情是,市面上甚至传言,说天启皇帝已经十六岁,如果李太后留在乾清宫的话会**宫廷,毕竟李太后不是天启皇帝的生母而且正当壮年又姿色艳丽,难保不会生宫廷丑闻。
李宏宇对市面上的那些传言是置之不理,他现在忙着辅佐天启皇帝处理政务哪里有时间理会那些闲事。
在哕鸾宫大火的这场风波中,朝堂上处于被动地位的人自然要数东林党了,是东林党动了闯宫事件,进而把李太后打倒,虽然他们获得了希望维持朝堂稳定的中立派官员的默许,但这并不代表中立派官员赞同他们这个举动。
如今,哕鸾宫的大火使得舆论开始同情李太后,东林党的官员们自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这使得东林党的人不得不进行反击,而反击的最佳方式就是攻击李太后,进而为闯宫事件寻求一个法理上的借口。
一时间,京城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对李太后不利的流言蜚语,皆为恶毒的污蔑之语,不仅有李太后殴打天启皇帝生母的宫廷秘闻,还有李太后小时候为了争夺糕点推倒邻家女孩的事迹,无不彰显李太后是一个权欲熏心的恶毒之人。
不知不觉间,天启元年的春节逐渐临近,经历了两场皇帝大丧的京城笼罩在了喜庆的氛围中,同时李太后的事情也愈演愈烈。
东林党的人固然在想方设法地抹黑李太后,齐楚浙三党自然也没有闲着,不仅攻击东林党闯宫一事纯粹是为了一己私利,并且向外界散播李太后被逼离开乾清宫后境况凄惨,力证李太后在担任泰昌帝的选侍时安分守己,恪尽职守。
闯宫事件和后来的哕鸾宫大火由于都与李太后有关,故而后来被人们统称其为“移宫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哕鸾宫已经被焚毁,李太后被天启帝安置在了慈宁宫里,住在了其中一座寝宫里,也算是得到了与身份相符的安置。
经历了哕鸾宫的大火,李太后对朝中政务已然心死,除了每天陪伴郑氏太皇太后喝茶下棋外就是吃斋念佛,感谢上天的眷顾,使得她和朱徽媞逃过了那场大火。
原本,天启帝想让李太后住到清宁宫抚养朱由检,毕竟朱由检自五岁丧母后就一直是李太后抚养。
不过因为李太后身陷移宫案的风波,故而天启皇帝不能那样做,毕竟在移宫案里李太后是虐待天启帝和朱由检的恶人,天启皇帝如果在案情未明之前贸然这样做,难免会受到外界的非议,东林党的官员们也会反对。
因此,天帝帝唯有让泰昌帝的另外一位李姓选侍,也就是后世人所称的“东李”到清宁宫抚养朱由检,一直到东李逝世。
由于李太后抚养了朱由检五年,故而朱由检登基后对李太后关照有加,并且出书回忆了幼时受到李太后关爱的种种往事。
此时没人相信,李太后虽然因为移宫案而失势,但却也因此得以长寿,一直活到了八十多岁,在康熙年间才逝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