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调解-《权驭大明》


    第(2/3)页

    “皇贵妃娘娘,太子乃大行皇帝选定的储君,下官认为太子并无过错,不宜更换储君。”

    李宏宇闻言仔细想了想,郑重其事地向郑贵妃躬身说道,他先前既然选择忠于万历皇帝那么自然不会改变主意,那种朝秦暮楚的小人会受到人们的非议。

    “李翰林忠于朝廷,本宫心中甚慰,望李翰林以后能再接再厉,为大明中兴再创新功。”郑贵妃的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失落,没想到李宏宇到了这个时候态度还没有改变,因此微笑着说道,知道要想让李宏宇投靠福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离开坤宁宫后,李宏宇心事重重地回了观德殿,在新帝登基前他很难接触到外人,即便是刚才也只是跟秦月聊了几句家常而已,郑贵妃对他看得非常严,生怕他对外传递消息。

    经过了昨晚李府的战事,郑贵妃对李宏宇的重视又增加了一分,她万万没想到兵多将广的张广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竟然连一个小小的李府都没能攻下,以至于事态闹到如今这个地步,实在是有些难以相信。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李宏宇的巨大价值,不仅文采斐然其军事造诣更是令人赞叹,操练出来的新军战斗力之强简直出人意料,而这正是大明所需要的。

    李宏宇之所以心中会感到担忧,他从郑贵妃的话语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福王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赵欣还没有音讯,他的心里不由得感到有些没底,既担心夺嫡的事情更关心赵欣的安全。

    另外,李宏宇也担心文官集团会进行反击,届时京城的官场肯定会乱成一团,天知道会生什么事情。

    李宏宇的预感非常准确,文官集团确实已经开始酝酿进行反击,领头的人正是对他非常器重的同乡—杨涟。

    自从福王进京后杨涟就知道福王动机不纯,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他第一个带头上疏,希望能把福王赶离京城,可惜失败了。

    如今京城的局势对太子越来越不利,在以英国公为的支持太子的勋贵受到重创后,杨涟认为这个时候文官集团应该挺身而出,否则太子这次将难以继承大统。

    因此,杨涟这些天来一直京城东奔西走,联合京城的文官准备声援太子,否则的话大明的皇权正统就要被福王给夺走了。

    当得知李府生的事情后,杨涟知道文官集团不能再沉默了,要不然福王会逐一剪除支持太子的力量。

    故而,杨涟领着一众朝堂上的支持太子的官员前去拜见内阁辅方从哲,想要方从哲带头进宫声援太子,让福王和郑贵妃知道太子并非是孤家寡人,有文官集团的支持。

    方从哲为此感到非常头疼,身为内阁辅他岂会不知道福王的心思,可如今福王已经在夺嫡之争中占据了上风,对皇权可谓是志在必得,现在去招惹福王岂不是自己找死。

    再者说了,福王已经委婉地表示要确保浙党在朝中的职务和地位,这样一来的话他要是再介入此事就显得非常不明智了。

    见方从哲并不是太想介入到太子和福王之间的争斗中去,杨涟心中顿时感到非常失望,随后又去找了吏部尚书周嘉谟,结果也被属于朝堂上属于中间派的周嘉谟婉拒,他不想在万历皇帝的丧期内整出什么大事来。

    至于太子和福王谁能当为皇帝,在福王已经掌控了京城兵权的情形下这个问题好像变得简单了许多,那种真的想要找死的官员毕竟只是少数,反正都是万历皇帝的子嗣谁来当皇帝还不一样?

    杨涟接连碰了两次壁,心情的复杂可想而知,可他并不是那种明哲保身的人,而且为人比较固执,在外界看来身上有着文人那种愚忠的迂腐风骨,无法接受福王篡位一事,故而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太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