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无奈的选择-《权驭大明》
第(2/3)页
可惜的是王安在内廷根基不稳,身为宦官他所依仗的自然是朱常洛,不过朱常洛是个短命的天子,随着朱由检的成长终有一天会被朱由检身边的魏忠贤所取代,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最为重要的是,王安此人行事太过嚣张和贪婪,李宏宇不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如果王安有魏忠贤的一半沉稳内敛和忠心,那么将成为朱由检在内廷的一大助力。
“大人,冉驸马送来了请帖,请您和秦小姐明晚前去公主府赴宴。”
李宏宇回府没多久,正在大厅里跟秦月聊着京城的局势时,一名下人进门禀报,把冉兴让派人送来的请帖交给了他。
“唉,看来这下又有得忙活了。”李宏宇打开请帖看了看,叹了一口气交给了秦月,这摆明了就是郑贵妃摆得鸿门宴,想要知道他支持太子还是福王。
“宇哥哥,你要怎么回复郑贵妃的试探?”秦月自然清楚李宏宇话里的意思,不无关切地问道,现在得罪郑贵妃可不是明智之举。
“谁能一承大统是皇家的事情,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唯有服从的份儿,岂能牵扯其中?”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如果皇上改立福王为太子,那么我就支持福王!”
其实,废立储君本是皇帝的事情,朝堂之上的臣子不应该以此事是国事为由掺和进去,否则一旦受到朝臣们的左右,“君权天授”岂不是成为了一个笑话。
纵观历史,明朝太子的废立受到朝臣的制约最为厉害,除了开国的洪武皇帝能乾纲独断外,即便是永乐皇帝想要改立汉王的时候都受到了朝中文臣的反对,进而使得永乐皇帝心中有所顾忌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归根结底来看的话,之所以会生这种事情,与明朝皇帝善待和倚重文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臣权在明朝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足以影响到皇位继承人的人选。
等到了清朝,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储君的废立拥有一言九鼎的大权,朝臣们唯有乖乖接受的份儿,谁要的胆敢介入此事就等着掉脑袋。
“宇哥哥,郑贵妃会不会因此而记恨你?”听了李宏宇的话后秦月不由得有些担心,李宏宇的回答很显然不会令郑贵妃满意。
“忠于皇上无可厚非,郑贵妃固然心中有所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说到底你宇哥哥是皇上的臣子而不是郑贵妃的臣子。”
李宏宇闻言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样总比欺骗郑贵妃要强,至少还有一个忠义的名声在,郑贵妃即便是想恨也恨不起来。”
“但愿如此!”
秦月的脸颊上顿时浮现出了几分忧愁,口中幽幽地说道,她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竟然卷入进了大明改朝换代的恩怨纠葛中,这可不是寻常人所能介入的国之重事。
其实,冉兴让是海关司的司关,海关司名义上的主官,故而李宏宇从扬州回来后肯定要跟他见上一面,告之海外贸易供货商竞拍的事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