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整编-《权驭大明》
第(2/3)页
对于李宏宇在训练中设立军功一事,无论是李如柏还是官秉忠,明军的将领基本上都持反对态度。
虽然他们知道李宏宇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士气,但同时也认为军人理应在战场上立功杀敌,这也是明军一贯秉持的传统,而在训练设立军功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容易助长士兵投机取巧的心理,无法服众。
面对众将的反对,李宏宇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像杨镐一样把万历皇帝的那把尚方鸣龙剑挂在了辕门上,但凡有违逆军令者立斩不赦。
通常而言,一场大败之后,获得尚方剑前去赴任收拾残局的官员到达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斩将立威,杨镐去年来辽东的时候可是杀了好几个败逃的将领。
可李宏宇来到辽东后并没有这样做,选择以安抚为主,展现出了温和的性格,令辽东的将领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辽东将领们认为李宏宇身上有着浓厚的书生意气而性格显得有些软弱时时,李宏宇却在操练的事情上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力排众议在训练中设立军功,为此不惜挂出了万历皇帝的尚方鸣龙剑,使得那些将领意识到李宏宇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是个柔弱书生。
其实,李如柏早就意识到这位大明的新科状元不简单,他听说了李宏宇在辽阳城对杨镐恩威并济,既点出了杨镐要承担萨尔浒大战失败的责任同时又能公正地分析萨尔浒大战失败的客观原因,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岂是等闲之辈?
因此虽然李如柏不赞成李宏宇的做法但并没有表露出来,一反常态地在这件事情里选择了中立。
实际上,李如柏心中对李宏宇还是心存感激的,如果不是李宏宇对他信任有加,依旧对他委以重任,使得他成为了鸦鹊关明军中军的统兵官,那么他现在还依旧惶惶不安。
根据史料的记载,李如柏因为萨尔浒大战时未与后金军交战就撤军的事情寝食难安,最终自杀身亡,使得朝廷派他的弟弟李如桢来辽东当统兵官,希望能借着李家的威名稳定辽东战局。
随着李宏宇对李如柏撤军的肯定,李如柏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了,与朝廷里弹劾他的那些言官相比,李宏宇这个新任辽东巡抚的话无疑更有份量。
辽东的那些将领自然也清楚这个道理,由于萨尔浒大战的失败,李宏宇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要了他们的小命。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李宏宇已经成为了辽东将领,尤其是经历过萨尔浒之战失败将领的一道屏障,只要他能扛住外界的压力那么辽东的将领就是安全的。
而现实也正是这样,李宏宇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在鸦鹊关布置下一步的作战,这意味着他并不准备因为萨尔浒的战败追究辽东将领的罪责,否则的话早就拿下几名将领来立威了。
从心里来说,李宏宇此举赢得了辽东将领们的好感,至少这意味着他有担当,不像别的官员那些推卸责任。
故而鸦鹊关的将领们虽然不赞同李宏宇在训练中设置军功奖项,但由于李宏宇心意已决大家也都忠实地执行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李宏宇年轻气盛,万一被辽东将领们给“气”走了,那么下一个辽东统帅肯定不会像李宏宇这样温和了,指不定有谁就要倒霉了。
虽然将领们对在训练中设立军功奖项感到不满,但李宏宇此举却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万万没想到这年头只要操练好就能立功获奖,这种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随着训练中立功条例的颁布,鸦鹊关明军的士气为之一振,士兵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操练中去。
第(2/3)页